拍照进化论

2024年12月25日

齐艳芳 绘图

■市井故事

高鑫婉

“妈妈,快来,给我拍张照!”

“我看看,我看看!”

……

我抢过妈妈的手机,仔细翻看照片,一个五五分身子、头小的我,旁边挨着半个瀑布,这构图太“绝”了。

正在准备开口,绞尽脑汁想如何措辞不至于“伤害”到我妈时,我的母亲大人,早已站在自己想打卡的区域,拿出一条鲜艳的粉色绣花长丝巾,举过头顶,嘴巴摆出一个O型,配合着后踢腿的高难度动作。“快照,快照!”母亲大人一声令下,我机械性地完成了拍照。

妈妈一路小跑到我身边,拿着我的手机,看了看、撇着嘴,露出一丝丝不太满意的神情:“你这抓拍不行呀,你应该在丝巾全部展开时拍呀。还有,我脸还没扭过来呢,你拍啥拍?”

这一路的短途旅行刚开始,我和我妈在拍照这件事情上,已经达成了少有的默契——互相嫌弃地拍了一路。不是我觉得她这个光抓得不好,就是我妈觉得我把她拍得表情不对。总之,一天看下来,真没有一张满意的照片,都感觉辜负了今日的美景。

我和妈妈决定来一次“真心话谈”。我们在“平和”的氛围中,相互交流了成片的效果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拍照小技巧。我突然意识到我老妈通过当今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App平台学到的都是些干货,甚至很多都是我不知道的冷知识。看来,母亲大人的生活伴随着潮流与时俱进,我却已然在这个时代的后沙滩上躺平了。此次拍照的“双方会谈”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当我和妈妈下车,看到面前快要溢出眼眶的满园荷花,我俩手拉手,蹦蹦跳跳地找到花园的正中央位置。我以为我妈会再把她那鲜艳无比的丝巾丝滑地从包里掏出来,再举过头顶。可谁知,母亲大人居然接受了我前一天的建议,没拿任何道具,清清爽爽地双手扶包带,两腿左右交叉盘坐在靠前的大石头上,自然地呈现出本真的自我和自身带有的独特气质。我用手机快速记录下了我眼前这美景和美人。随后,妈妈拉着我,让我侧过身,半靠凉亭站着,下巴仰到60度斜角的位置,微带着一点笑意,一张侧脸近景聚焦诗意写实照应声而出。我捧着这张照片,满意地笑得很大声!我用头碰了碰我妈妈的额头,问她:“我拍的你是不是也很漂亮?”我妈抿了抿嘴,回了我一句:“挺好!哈哈!”这一天下来,美景看了不少,美照更是多到要快速占满手机库存了呢。晚上躺在床上时,我还在不由自主地一遍一遍欣赏着。我满意地说:“老妈,今天拍照技术突飞猛进呀!”停了几秒,我妈妈才回我一个“嗯”字。我察觉到妈妈不太对的情绪变化,我问道:“你怎么了?今天给你拍的照片还是不满意吗?”“没有,只是……”我妈悻悻地说:“我还是觉得拿着丝巾照出来也应该不错的……”

是呀,怎么拍、如何拍虽然很重要,可只要是给妈妈拍的,她喜欢不是才更重要吗?你觉得漂亮的照片,在她看来,就真的好看吗?我扪心自问,突然很心疼躺在我旁边的这个“天真的女孩子”。

“妈妈,这么看,我也觉得其实昨天我拍的那张照片,里面的你真的很美呢!”听完我的话,我妈妈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边说着“对呀,对呀”,边从包里翻找着她那条鲜艳的粉色长丝巾说:“那我明天是把它放在头顶好,还是披在肩膀上好呢?”看着她真挚而渴望的小眼睛,我笑着回答:“都好,都好,只要是妈妈摆出来的造型,都好!”

当我们来到新打卡地,看着手机镜头里随风飞舞的长丝巾下,妈妈一脸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这张照片满意度妥妥的了。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