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吟
2024年12月26日
海南区实施全封闭物料堆场大气治理项目。
海南区实施燃气锅炉提标改造项目。
广纳集团骆驼山煤矿排土场治理项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本报记者 鲁 吟 文/图
近年来,海南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大政治责任,启动实施美丽海南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持续巩固“七治”成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经过一系列铁拳治污,如今在海南区,矿区道路实现封闭管理,园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双下降,废旧矿山披绿重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海南区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26平方公里;加强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国家及自治区移交海南区的193个入河排口整治任务已全部治理完成。
——工业企业综合治理方面。海南区摆脱倚能重能发展模式,广纳500万吨焦化、华恒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青石化学、科硕、森洋等一批重点产业转型项目建成投产,国家能源100兆瓦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顺利通过自治区区域节能评估批复,实现能耗5000吨标煤以下项目区级审核备案;加快提升园区功能品质,累计投入26.4亿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安监信息平台、环境监测保护平台等10个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实现47个危险源在线智能监测,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海南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产业化治理模式,重构绿色矿山产业生态链,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座,二贵沟、呼珠不沁希勒等重点矿区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建成广纳集团矿山生态公园,形成3.72平方公里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坚持“以用定治”土地整理路径,谋划导入“新能源+”产业项目3个,实现矿山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共进、有机结合。
——煤炭洗选企业整治方面。海南区深入推进小配煤企业专项治理,清理散乱污、小配煤企业37家,在产36家地方洗选煤企业全部建设封闭物料堆场,配备车辆轮胎清洗装置,洗选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全面升级,有效减少运输扬尘污染;全力推进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统筹规划功能完善、集聚集约、绿色高效的煤炭物流园区体系,科学布局2个煤炭产业园,打造自治区重要的煤炭储备交易基地。
——运输车辆和道路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方面。海南区大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加大新能源重卡推广力度,建立路警联合执法常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路长制”,通过规范化、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实现矿区、园区道路清扫养护管理全覆盖、无盲点,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清扫覆盖率,建设投用智慧矿区道路环卫管理系统,道路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方面。海南区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0个。电力行业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焦化、水泥、铁合金、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完成36家电石、白灰、矿物棉行业企业升级改造。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看,今年海南城区、工业园区空气质量均同比得到改善。
一次次先行先试,一次次探索实践,海南区以生态环境提质行动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海南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