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阳
2024年12月30日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张丽阳
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以“家”文化为情感链接,结合辖区各族群众搬迁特点及个性化需求,实施“党建引领共建、三个促进共治、五星家园共享”的“135工作法”,探索“一家亲”互嵌式发展模式,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促共融,构筑基层治理共同体。
永昌佳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从“完善组织、优化制度、激发内力、广借外力”入手,进一步推进组织下延、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横向联合驻地单位、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纵向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覆盖体系,拉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治理网。推深做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建立小区各类群体“需求清单”,充分考量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包联共建党员、驻地单位党员实际情况与职能优势,为党员量身定制巡查“e”家报、照料独居老人、上门义诊义剪、小区绿地维护等为民服务项目清单23条,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永昌佳苑社区聚焦“三个促进”,绘就民族融合共治“同心圆”。社区党委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庭院“微治理”机制,以“凉亭议事会”“口袋恳谈会”“驿站茶话会”等形式在小区物业用房、休闲廊亭等场地开展议事活动,和居民群众面对面共商共议共解小区“家务事”。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配置“红石榴”议事厅、道德课堂、普法之家等19个功能室,在辖区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小区等多样化活动阵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各民族睦邻友好的融合氛围。实现社区精准化服务的供给与链接,满足流动人口的多元需求,如提供劳动保障、协助子女入学、法律咨询与援助等全方位服务;聚焦“一老一少一困”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关怀方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关怀、送文化”的“六送”服务,以科学精准的方式为民服务,进一步为基层治理加温赋能。
永昌佳苑社区打造“五星家园”,擘画民族融合共享“新图景”。社区党委以“书记带头学+党员集中学+工作错时学+假日补课学+多样式融合学”的方式,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立“银龄宣讲队”“政策微讲团”等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为群众讲述党和政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带来的新气象和新时代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面对辖区人员结构复杂、居住人口密集、利益诉求多样的现实情况,组建“红管家”志愿服务团队,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化解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实现就地化解率达到100%的显著成效。将各族居民团结互助志愿服务与小区治理互融互促、互为支撑,落实“积分兑换”“先进典型评选”激励机制,鼓励小区居民代表、楼栋长、热心群众为有需求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将思想政治引领、治理服务功能、文化宣传建设不断向小区院落延伸,广泛动员小区住户以及家庭、邻里伙伴组队参与趣味运动、知识竞答、诗文朗诵等团体比赛,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