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送去温暖与实惠

——海南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小记

张舒怡

2025年02月07日

本报记者 张舒怡

文艺演出、科普宣传、健康义诊……四季更迭,无论寒暑,“北方海南”总有“红马甲”“白大褂”活跃其间,将欢声笑语、科学知识和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新的一年,海南区持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惠民举措,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

迎新春送文化

满足民之所盼

为确保文化下乡活动贴近群众、让群众受益,海南区将文化内容与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从群众需求出发送出文化“大餐”。

日前,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第一届年货民俗节在西行客栈热闹举行。伴随着翻腾跳跃的舞狮、热闹喜庆的乐队、激昂动听的歌舞,村民们齐聚一堂,感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挑选心仪的商品。

“节目很精彩,还能‘一站式’购齐年货,希望以后能年年举办这样的活动。”村民张蓉笑着说。

海南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走进巴音陶亥镇东兴村,开展“北方海南·黄河风”之冬季村晚暨“戏曲进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现代京剧《江姐》选段《红梅赞》,《红云岗》选段《为亲人熬鸡汤》和二人台《珍珠倒卷帘》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阵阵掌声,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为基层送科技

接地气解近渴

“参加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葡萄种植最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信心倍增。”赛汗乌素村种植户高晶感慨地说。

不久前,海南区科学技术协会在赛汗乌素村开展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葡萄种植,农技专家从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增强根系活力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讲解和案例分析,并进行现场交流。

海南区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三下乡”平台,他们还将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送科技等形式,为种植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科技下乡内容不断扩展,海南区通过多部门、各层级联动,鼓励各类人才常下乡、常驻乡,切实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送卫生护健康

义诊温暖人心

前不久,海南区人民医院在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开展了“关爱健康 关爱百姓”健康义诊活动。医疗团队为群众提供把脉问诊、测血压、听心肺音等服务,同时开展科学用药、合理膳食的健康宣教。村民们在义诊展台前排起了长队。

“平时去医院看病很麻烦,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医生也特别有耐心,真是既便民又暖心。”村民们赞不绝口。

海南区以卫生下乡为契机,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通过畅通医疗资源下沉渠道、提升基层医疗人员能力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