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出好风气 “易”出新风尚

——我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段维娜

2025年02月10日

本报记者 段维娜

乡村之美,内外兼修。理论宣讲铸魂强基、好人故事层出不穷、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蓬勃生长的文明之花倾城绽放,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吹拂乡野。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着力革除广大群众特别是农区群众陈规陋习为目标,通过不断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养薄葬、拒绝人情攀比、反对铺张浪费,社会风气持续好转,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树立正确导向

培育文明新风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群众思想引导和开展移风易俗相关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同步融入文明村镇创建和文明家庭创建,并作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重要依据,修订完善“一约四会”相关制度,督促指导各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相关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引导农区居民树立良好风尚。

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和社区,有一个特殊的“道德诚信积分银行”,它不存钱,存的是大家的善举与爱心。在新和社区道德积分兑换展示区记者看到,雨伞、杯子、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整齐排列。“我用积分兑换了一支牙膏,这里的东西特别实用,也激励我们日常协助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居民樊秀兰说。

如今,我市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建立文明团结超市,同时制定积分兑换制度,积极引导农区居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活动,农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形成“比学赶超”的新风尚。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良好风气

“竹板一打开了言,神州大地换新颜,新年新岁新面貌,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近日,万亩滩理论宣讲小分队走进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五新村民小组,用独特的快板说唱形式把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内容说给大家听、演给居民看,农区居民听得津津有味。

小广场、小院子变成宣讲场所,“普通话”改成“土方言”,“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近年来,我市持续做好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草原书屋等阵地,深入农区开展理论宣讲,构筑农区精神文明新高地,以思想引领激发乡村活力。

同时,我市积极发挥媒体优势开展常态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以图文并茂、事例分享、理论阐释等方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移风易俗宣传,在各类媒体推送《婚事》短片,倡导和推广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婚礼,充分利用“融媒主播说”“政风行风热线”等栏目开展移风易俗线上讲解,并积极开展线上“云祭扫”等活动。

我市依托基层文化阵地开展群众身边的宣传,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每周播放文明实践音频内容,用好宣传栏、文化墙、大屏幕等载体宣传移风易俗,组织志愿者进村(社区)入户发放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切实让文明婚俗深入人心。同时,发挥模范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模范典型代表、党员干部、专家学者、青年骨干、诚信人物、“百姓名嘴”“五老”人员等结合典型事例,经常性开展“三巡八进”(巡展、巡讲、巡演,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区、进学校、进网络、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和榜样就在身边宣传宣讲活动,深入剖析不良社会风气的危害,倡导居民树立新型婚俗观,拒绝高额彩礼和随礼攀比,引导更多群众成为婚俗新风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注重文明实践引领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好!再来一曲!”

“唱得真好!”

……

日前,一场精彩的曲艺演出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养老服务站上演,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近距离感受曲艺文化的魅力。

此次演出的是我市曲艺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崔永生表示,这是市曲艺家协会“曲艺进乡村”文艺惠民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不断,居民对精彩的曲艺表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推进文化惠民,致力于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感“提上来”,“曲艺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对于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建设美丽乡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市以“我们的节日”“三下乡”、乡风文明现场会等为载体,把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祭祀、反对铺张浪费等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移风易俗倡文明 守信践诺树新风”“践行村规民约 破除陈规陋习”“小积分兑出移风易俗新风尚”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形成抵制陋习、崇尚文明的新观念。

“以前村里有个红白事,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常见,不仅带来经济负担,还造成极大浪费。现在新事新办,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章程来,大伙儿都说‘吃席也能吃出文明乡风了’。”说起近年来的变化,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党支部书记孟哥感触颇深。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突出党员带头和居民自治,召开“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座谈会、分享会等,现场宣读“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解读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发动村党员干部、乡贤名人、“五老”人员成立高价彩礼劝导服务队,通过宣传劝导、教育监督推动移风易俗,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习俗与抵制不良陋习的关系。

一条条有力的举措,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是移风易俗工作在我市农区开花结果的见证。当前,坚决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节约、健康新风的理念正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里,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纵深推进,文明新风日渐润泽人心,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正在逐步增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