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织就幸福生活

段维娜

2025年02月10日

手工串珠公益培训。

■文明实践推荐官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最顶端的这颗珠子要稍拧紧一些,大家注意要用巧劲儿。”“这里的花朵儿可以再上去一点。”“合并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尽量立体。”……走进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康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悦邻手工坊”,手工艺达人王晓丽正在为学员们进行手工串珠公益课的培训。屋内,各种编织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有实用的零钱袋,也有外观精致的卡通、玩偶摆件,这些作品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十分惹人喜爱。

“去年,手工坊刚办起来的时候,一共就3个姐妹。现如今,我们的手工艺达人已经有20多人、学员50多名,个个都是能工巧匠,编织、串珠、布艺、针织、勾画等都不在话下。”王晓丽说。

而手工坊的成立,还要从群众的烦恼说起。“辖区内一些妇女朋友,除了做家务和接送小孩上下学,空闲时间很多。能不能在家门口就近学习一些技能,妇女们既能打发闲暇,又能补贴家用?”去年初,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辖区不少居民对就近就业有着迫切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康泰社区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优势,打造“悦邻手工坊”文明实践项目,通过搭建包联单位、驻区企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桥梁”,构建“社区+群团组织+小微企业+零工群体”共富架构。以传承和发扬手工艺为核心,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展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康泰社区“悦邻手工坊”采用“技能教学+展销代售”的运营模式和创意项目,积极对外链接合作,发展手工技能培训、来料加工、手工艺品展销、线上+线下售卖等业态,可承接各类手工艺定制品,也开展定制化手工艺品制作项目。手工艺达人一对一、手把手教授零工群体手工艺技能和销售技巧,帮助灵活就业人员、无业居民、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学习技能、就业增收,让众多“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生产力,充分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型升级,真正让手工坊出圈又出彩。

同时,康泰社区“悦邻手工坊”也是社区居民互动交流的热门场所,不少居民利用学技能、做手工的时间聚在一起聊生活、拉家常,这里安邻、睦邻、益邻、悦邻,“四邻一家亲”氛围热烈且浓厚。“在家闲着也着急,天天刷手机。现在来手工坊学手艺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和姐妹们在一起唠家常,学学手艺,特别开心,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们了。”居民王丽霞说。

“我们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悦邻手工坊’文明实践项目,是打通发展社区经济、回馈社区公共事业的有效途径。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指尖经济’的发展,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真正让社区经济的一池春水活跃起来。”康泰社区党委书记李海燕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