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

段维娜

2025年02月10日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近年来,我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组织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领略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参与到文物和非遗保护行动中。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乌海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实践宣讲活动,组织辖区30名青少年从剪纸技艺出发,在趣味游戏中体验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入非遗文化小课堂,让辖区青少年能够了解、体验非遗拓印、葫芦烫画、牛皮烫画、吹糖人等非遗项目,通过近距离了解和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度、认同感。

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带有岩画主题的乌海名片“赏石之城”图案内容制作成印章,在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集章打卡群众性文化活动,并设置知识问答打卡区,以文物保护知识问答获取集章的方式向居民宣传桌子山岩画的魅力,并且在盖章过程中向辖区居民宣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增加群众对文物保护的知晓度,调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乌达区苏海图街道黄白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播放科普视频、文稿演示等方式,面向群众讲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科普知识、非法买卖古生物化石相关法律法规,现场解答居民有关古生物化石的一些疑问,普及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方式。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乌海文化遗产展示”文明实践活动,让辖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大力宣传乌海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自信。

海南区拉僧仲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新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保护文物 拓印千年”非遗手工体验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传播历史文化,拓展延伸课外知识教育,让青少年树立保护文化遗产意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去年以来,我市各中心(所、站)累计组织开展主题活动120余场次、非遗展览280余场次,营造文物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