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敏
2025年02月12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服务为笔,绘就一幅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网格治理:
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探索
林荫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核心,积极探索网格管理的新路径,打破“多网分立”的旧格局,推动“多网合一”,科学划分网格,配备专职人员,构建起主动、系统、精准、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
在这里,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治理的“微单元”,每一个网格员都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居民需求的“服务员”。他们深入社区,了解民情,宣传政策,解决难题,让党的声音在社区每一个角落回响,让党的温暖在每一位居民心中传递。
为确保网格工作有序开展,林荫街道党工委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明确了网格和网格员的工作职责,统一了队伍纪律,加强了考核管理;同时,通过实施包联制度,将领导与网格相结合,鼓励街道全体人员深入网格,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
党建引领下的网格治理,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更激发了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3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731名在职党员下沉网格,他们亮出身份,开展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初心和使命。而“党建引领 圆梦微心愿”认领活动,更是让居民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林荫街道的网格治理插上了翅膀。通过“网格通一体化平台”,街道实现了事件的快速上报、处理和反馈,让治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志愿服务:
党建引领下的爱心传递
在林荫街道,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道党工委积极打造“党建引领、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志愿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与党建紧密结合,让志愿服务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这里,银发宣讲团、妈妈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聚焦社区共建,将辖区内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从电影点映、上门义务理发到义诊服务,从独居残疾老人年检到文艺宣讲,每一项服务都体现了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党的关怀温暖。
林荫街道的志愿服务,不仅注重服务的数量,更注重服务的质量。他们通过搭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实现了服务的精准对接和高效开展。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林荫街道的志愿服务更是独树一帜。银发宣讲团等志愿服务组织走进学校、小区、小广场和农区,用文艺+宣讲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更传递了文化的力量,让居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