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多措并举做优基层治理

记者黄建飞 通讯员白雪梅

2025年02月13日

本报讯(记者黄建飞 通讯员白雪梅) 近年来,市司法局聚焦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统筹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品牌打造、法律服务,做精做细做优基层治理。

组建治理队伍。市司法局组建由“网格员+社区工作者”、政法委员、“乡贤+村(社区)两委”构成的调解队伍和“银发”法律人才等队伍,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专家学者授学、到先进地区观摩、开展政治轮训和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队伍履职能力。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支持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发展,对获评国家级荣誉的调解员和调解组织进行表扬奖励,调动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比拼的良好氛围。

完善治理机制。市司法局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进行合法性审查;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提升干部执法能力。常态化运行司法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制度,锚定“规范性和程序性”方向,对各方面工作提供法律意见。邀请市、区相关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对镇的高频执法事项进行“伴随式”执法指导,确保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打造治理品牌。市司法局探索具有乌海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总结提炼“联、防、调、访、聚”五字诀,力促“事心双解”。培育“枫桥式”矛调中心1个、“枫桥式”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个、“枫桥式司法所”3个,推动实现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开展“强基础、提素质,干警下基层”专项行动,按照党组书记带头示范、党组成员分片包联、在职干警全员下沉,基层司法所全面覆盖的原则,引导干部常态化开展指导帮扶,助力基层治理。

做实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平台,提供专业资源、优质服务,及时回应诉求、解决问题。线下成立商事调解中心、邮政快递行业调委会,线上运用“乌解无纷”、调解“微助手”、远程视频、“网格通”手持终端等载体,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全流程闭环处置。实施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组织全市70余家普法责任单位到年货大集、社区、零工市场等地开展“普法早市”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