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慧
2025年02月13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在网络流行语中,“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到2009年之间的青年人,这一代人因一出生就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的影响,一向被认为是最擅长使用科技设备的一代人,常常被称作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
最熟悉网络时代的青年,在阅读方面自然也与“前辈”们有所不同。对于他们来说,书籍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容易,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也成了阅读生活中更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趋势一:阅读与社交,看似不搭边,实则不分家
“05后”受访者郭旖莉说,自己有一群“读书搭子”。在这个干什么都要讲究约个“搭子”的时代,郭旖莉发现,因为有了“搭子”的陪伴,她对阅读的兴趣正逐步提升。
郭旖莉的“搭子”起初都是大学里的社团小伙伴,她记得,当时大家想要排演一部话剧,但通读过原著的人却寥寥无几,于是负责人把大伙儿拉进一个群里,天天督促大家共读,然后分享心得。于是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大伙儿不但一起读了很多书,还积累了很多的学习笔记。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发现,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了。”郭旖莉坦言,“以我自己为例,爱打游戏,爱刷视频,定力特别差,根本不能专心阅读,除非有人和我搭伴儿,监督我、鼓励我,跟我一起‘卷’起来。”
无独有偶,“98后”受访者段明芳也有类似的经历。段明芳在某社交平台上写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喜欢作家余华和村上春树,因此也吸引来了一大群“同好者”,大家建了群组,成了“二次元”里的好朋友。“或许就是因为喜欢同一个作家的人有更多共同语言吧。”段明芳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对于很多年轻读者来说,阅读与分享是分不开的事情。作为对网络平台非常熟悉的一代人,相比起安静的阅读,他们更乐于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和感悟,而这种分享往往也能带来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社交、阅读两不误。
趋势二:读书与观影,书影联动很寻常
因为爱看《甄嬛传》,读完了网络写手流潋紫的全部图书,因为喜欢《三体》电影,把刘慈欣作品全部买回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书影”联动似乎是很寻常的事情。
在读大二的受访者张心悦说,她刚刚读完的一本书是《奥本海默传》,这本书是“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
张心悦觉得,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阅读方向,平时阅读人文类、社科类、文学小说,拿到啥就读啥。但很明显的是,她受各种影视剧的影响,比如看了电影《奥本海默》,就想着去读一读《奥本海默传》,照平常来说,这种传记类的“大部头”其实并不在她的阅读书单上。
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受访者曹晶洁。小曹说自己不爱阅读,但网络热播剧的原著都看过,比如电视剧《甄嬛传》《狂飙》《三大队》《河边的错误》等,原著看了不止一遍。因为喜欢《三体》电影,她还读完了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年轻人阅读容易受影视剧“爆款”的影响似乎很常见,比如去年,《我的阿勒泰》电视剧火了后,无数年轻人下单李娟作品集,热播电视剧《繁花》上映后,金宇澄的沪语小说《繁花》也登顶各种读书App榜单。
“书籍资源获取比较容易,反而让年轻人失去了阅读兴趣,热播影视剧能带动大家读原著也挺好,毕竟文本和影视剧是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多读一遍,多一分收获。”对此,读书达人宋凯这样评价说。
趋势三:听书最常用,有声阅读持续升温
跑步的时候听书,做饭的时候听书,通勤的时候听书……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听书就像是一个固定陪伴,但凡有闲暇时间,都可以用听书的方式来补充阅读。
受访者刘思瑶说,上大学的时候,这些闲暇时间她都是用来听歌的,但现在更倾向于听书。“可能是我在潜意识里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没有好的阅读方式,所以通过听书来解决这种焦虑。”她说。
另一位受访者叮铃则认为,自己喜欢听书,完全是因为有声读物做得越来越好。“现在很多有声书做得非常精良,有各种环境音、背景音,耳朵听,脑子里就有画面感,跟广播剧似的,所以相比起用眼睛阅读,我对听书更感兴趣。”她说。
前不久,记者在某知名有声平台发布的有声阅读数据报告中看到,该平台人均有声书听书量达到9.7本,高于去年同期的8.8本。小说网文、健康心理、生活日常、儿童成长、学习励志、人文社科位列有声阅读内容类型专辑量前六。平台40岁以下用户收听占比76%,30岁以下用户占比35%,用户呈年轻化趋势,且过半用户每天听书30分钟以上。
有声书为啥能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读书达人刘婕有这样的观点。她觉得,当下年轻人对阅读的要求其实相比“前辈”会更高,拿传统的纸质书来说,书的装帧、设计、字体甚至是封皮颜色都能成为年轻人购买它、阅读它的因素,而对于“60后”“70后”和“80后”来说,内容才是唯一的标准。
“而且用耳朵听书和用眼睛读书的体验完全不一样。身临其境的配音搭配极致的音乐体验会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想象,尤其是那些读纸质文本时容易被忽略的隐蔽线索或者细节,会被有声这种艺术处理方式处理得更精巧,也有助于吸引年轻人深度阅读。”刘婕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