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的春节更精彩

郭长缨

2025年02月14日

■品论

郭长缨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的这个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贴春联、写福字、云端狂欢,走亲戚、看朋友、视频拜年,扭秧歌、灯光秀、看无人机表演……这个春节,既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感受到了文化创新的精彩。

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仅是团圆的象征,更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从全家出动的大扫除,到阖家团圆共享年夜饭的温馨时刻;从长辈赠予的压岁红包,到街头巷尾的舞龙舞狮,每一项习俗都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要通过这些习俗的传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坚定信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在今后的岁月中继续发扬光大。

随着申遗的成功,毋庸置疑,今后的春节将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舞台。其实,从近些年过年的变化当中已现端倪。就拿乌海来说,从沙漠越野、户外运动、冰上项目,到学习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技艺,从公园的LED灯光秀、元宵节的无人机表演到VR技术、AI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新玩法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发展。我们要借助申遗成功的有利时机,不断创新春节文化的呈现方式,赋予春节鲜明的时代特色,让春节更具现代性、更有时代性。

非遗,让年味更浓;春节,让非遗焕发新生。首个“非遗版”春节已经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展望未来,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文化创新的加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春节将会更加大放异彩。

让我们以春节申遗成功为起点,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全力弘扬非遗文化,让春节更具时尚、年味更加浓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