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侵袭别大意 及早治疗是关键

张楚研

2025年02月14日

本报记者 张楚研

近期,普通感冒、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新冠等疾病相关名词频繁出现,且存在混合发病的情况,如何区分和预防,着实让人“头疼”。2月11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了解各类疾病的应对之策。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发热较少,全身症状较轻,发生肺炎概率也较低。而流感、新冠等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疼、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部分新冠感染者中少数还伴有味觉、嗅觉减退的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明显的症状是渐进性的干咳,同时伴有头痛、咽痛和发烧等症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海升说。

如果出现了呼吸道症状,是否需要立刻去医院明确是哪种感染呢?对此,杨海升提示:“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后,如果没有发热,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如果出现发热,可以先观察2到3天,并服用一些常规解热镇痛类药物,若其间症状仍未缓解,应立即就医,让医生判断病情。千万别不当回事,不然可能会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杨海升介绍,冬春季节是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新冠、感冒等疾病的高发期,流感每隔几年便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今年就是一个高发期。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普遍易感。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依旧是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疫苗可以对人群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能保护绝大多数的人群避免在秋冬季出现流感,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有良好效果。”杨海升说,“在流感高峰到来前接种,能最大程度发挥疫苗的防护作用。此外,大家切勿滥用药物预防,还是要遵循医嘱,及时治疗。”

虽然支原体还没有疫苗接种,但多数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经过治疗效果都比较好,群众没必要因此恐慌。成人支原体肺炎发生率低,症状表现也没有儿童严重。同时可用药物多,用药效果明显。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种类虽然不少,但也不必恐慌,重视预防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杨海升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