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怀想

2025年02月14日

常胜

这几年元宵节活动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大街小巷、城区乡村各种活动红红火火、花样繁多、热闹非凡。有欢快的高跷秧歌,有异彩纷呈的花灯展览,有万人瞩目的烟花焰火,有悠扬动听的歌舞晚会。每当这花灯似海、爆竹连天的欢乐时刻,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虽久远却历历在目。

记得儿时元宵节前夕,爸爸总要糊很多灯笼。他糊的灯笼花样多又好看,除给我们姐弟三人制作以外,更多的是为旗里的灯展制作。心灵手巧的爸爸将各种型号的铁丝和蒲杆儿、竹条运用自如,各种颜色调制得鲜艳夺目。有八面玲珑的八宝灯、有馋涎欲滴的西瓜灯,鲜嫩碧翠的白菜灯;还有昂首腾飞的龙王灯,展翅翱翔的凤凰灯。最复杂的是走马灯,爸爸巧妙地利用蜡烛点燃后热流推动叶轮旋转的原理,再加上妈妈的骏马剪纸和图饰,灯笼内层就缓缓旋转起来。无论挂在院里还是灯展,都会吸引很多人围观。最威严宏大的要数大型宫灯,圆圆的竹条敷上鲜艳的红纱,高高地挂在灯展之首,不仅让观灯的人们啧啧称赞,就连我们也是满满的自豪。我们姐弟三人自然人手一只小灯笼,姐姐是粉红色的荷花灯,我和弟弟的则是圆弧的状元灯,一红两黄,足见爸爸的娴熟技艺和用心良苦。当我们提着小巧别致的小灯笼来到大街上时,已经有好多小孩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进了灯展。此时,马路两旁已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灯笼,大灯小灯交相辉映、闪闪烁烁,像一条银河流淌在街头巷尾,元宵灯展由此拉开序幕。这不仅展示了父老乡亲精湛古朴的技艺,也表达了家乡人对生活的热爱。无怪乎人们称赞乌拉特前旗是出能工巧匠的地方,从千姿百态的灯笼中便可见一斑。

灯展上有猜谜语活动,有的谜语写在灯笼上,有的和灯笼彩穗连在一起。我们姐弟三人中数姐姐猜得最多,我和弟弟拿着谜面兴冲冲地到领奖处,领回了不少铅笔橡皮和糖果等小物件。虽然现在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让我们十分兴奋。灯展在月上中天的时候进入高潮,锣鼓声、歌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彻整整一条街。

我们看灯展和歌舞时,心里却惦记着软糯香甜的元宵。那时买点江米很困难,爸爸不知从哪儿弄了一些来,妈妈将米用水泡洗了几遍,晾晒后又一点点用石杵捣了,用箩箩成细细的面粉。爸爸将化开的红糖掺上面冷却后切成小方块,蘸一蘸水便倒入盛米面的箩中来回筛动,这样反复若干次,均匀而又滚圆的元宵就做成了。

元宵夜当天,妈妈见我们回来了,便将灶下的柴火点燃,然后把元宵下到开水里。不一会儿,胖胖的元宵就翻滚上来,又待了片刻,妈妈就将煮熟的元宵分别捞入3只碗中,我问:怎么就煮了3碗?妈妈笑着说:“我和你爸吃了不好消化。”哪里是不好消化?分明是想让我们多吃几顿,凡是有点好吃的,总是给我们留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蛇年的正月十五,月亮越升越高,仿佛一个圆圆的硕大无比的玉盘,在湛蓝的晴空缓缓移动着,美好的元宵夜多么令人陶醉啊!我品着碗里甜丝丝的元宵,仰望清澈如水的月光,想起父母那些年抚养我们姐弟3人的辛劳,我的眼睛湿润了。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