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2025年02月25日
本报记者 王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我市抢抓农时,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为夺取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奋力冲刺农业生产“开门红”。
清晨,阳光透过温室大棚的塑料薄膜洒在松软的土壤上,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种植户张护林家的大棚内一派忙碌景象,他和家人们有的摘菜,有的打包,有的翻土……“这几天趁着天气好,我们想抓紧把菜都卖了再种点西红柿,让来采摘的市民多些选择。”张护林一边忙活,一边对记者说。
“今年我们村开展了绿色生态果蔬种植项目,引进了普罗旺斯西红柿、羊角蜜、尖椒等多种绿色生态果蔬幼苗,为市民提供更健康、绿色的果蔬。同时,创新性地推出了订购套餐模式,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蔬菜。”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高培龙说。
近年来,千里山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带动了居民增收致富。2024年,全镇设施农业面积3500余亩,年产各类果蔬约7900吨,年产值可达6300余万元,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内,记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粉色的海洋。粉红的桃花挂满枝头,花香四溢,令人陶醉。果农们正忙着给桃树疏花、授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目前正值花期管理的关键期,必须做好这段时期的大棚控温、通风工作,才能让花开得更集中,坐果更多、更牢。除了人工授粉外,在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让蜜蜂来授粉,这样可提高授粉率和坐果率。”乌海市新义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周彬说。
记者看到,产业园内不仅有桃花,还有好看的李子花。“为了让我们的果蔬种类更加丰富,今年新引进了油桃树和李子树进行试种,预计5月中旬就能收获。”周彬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共种了63栋大棚,有黄瓜、西红柿、车厘子、火龙果等十余种果蔬供市民采摘。
近年来,海南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引导种植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使特色种植逐渐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
春耕备耕赶春早,不误农事不负春。为全力打好春耕备耕战,市农牧局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