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晓晖
2025年02月25日
每天清晨,乌海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们早早端坐在教室,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任务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学生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记着笔记,学习氛围很浓厚。
理论学习结束后,学生们来到实训室,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分组进行“城市之光”的电路实操训练,从简单的设备组装到复杂的程序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近年来,市职业技术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近日,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称号,成为全区获此殊荣的3所中职学校之一。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该校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也标志着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创新教学、产教融合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我们的老师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赵义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操训练掌握了专业技能。现在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特别有信心。”
赵义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在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操实训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一走出校门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组的教师们深知,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此他们定期组织创新研讨活动,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和挖掘创新点。在研讨会上,教师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创新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组组长傅晓瑞说,“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一线视角和实训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傅晓瑞的话揭示了职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路径。老师们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还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老师们正带领着学生在一线参观学习,从中控室的指挥调度到配电室的管护维保,技术人员讲解得细致入微,学生们也听得格外认真。通过观摩、座谈等方式,学生们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了本专业在一线生产环节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主任杨静看来,此次获评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称号,是对该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和鼓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发挥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聚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杨静说。
(折晓晖)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