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吟
2025年02月27日
■新时代文明实践
本报记者 鲁吟
今年春节,海南区组织开展了“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和“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受到居民欢迎。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邀请书法爱好者们为群众书写春联和福字,传播非遗剪纸文化,到场群众纷纷亲自动手体验。中心还开展了灯笼DIY活动,大家在亲手制作的灯笼上拓印出“吉祥”“如意”等字样。活动现场,大家共话年俗,参与投币祈福、套享零食等趣味游戏,感受浓浓的年味。
海南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要任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组织开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幸福生活赋能加码。
突出思想引领作用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星火课堂”“星火相传”“理论加油站”等作用,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宣讲+服务”模式,深化文明实践形式载体,组织理论宣讲骨干、文明实践联络员等,以“百姓宣讲”“庭院宣讲”“田间课堂”“小板凳宣讲”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其中,“石榴花开遍地红”宣讲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理论宣讲示范先进集体。
提升文明实践成效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持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在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海南区文化馆开展“舞蹈润心”文明实践教学活动,舞蹈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村民传授舞姿动作及技术技巧,纠正村民在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处细节,提升了村民的舞蹈水平,为基层群众文体生活注入新活力;在公乌素镇利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了“以书润心、与书为伴”全民阅读活动,活动中,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朗读书本内容,在交流互动中感受浓浓的阅读氛围,让书本文字变得有温度、有声音……
2024年,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传递文明·呵护生命”“传文明·送科技”“文明实践·助学育人”等活动500余场次,聚焦重点人群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关爱行动100余场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开展政策宣传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180余场次。
打造文明实践亮点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文明实践项目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效载体,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品牌化。“时光守护者”项目获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誉,“有爱无碍 阳光助残”获乌海市文明实践展示交流活动三等奖,“五彩服务”“银龄关怀 温暖相伴”获乌海市文明实践展示交流活动优秀奖。
文明实践温暖人心
近日,拉僧仲街道华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走进独居老人家中,强调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电器线路是否老化,叮嘱老人若有需求随时拨打社区电话。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文明实践云平台”,全力构建点单派单服务模式,将教育、文化、医疗、法律、生活服务等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网络平台,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居民评单”模式,开展文明实践服务,基本实现文明实践服务精准化;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联络员作用,利用好“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与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相衔接,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真正实现群众点单不出圈,志愿派单不出圈,服务送单不出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服务新路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不断加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走出一条贴近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道路,持续为文明建设释放红色力量,让共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