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担使命 奋楫扬帆启新程

——二○二四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王超

2025年02月28日

本报记者 王超

一次次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场场有温度、添热度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让乌海好声音传遍线上线下……翻开2024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一幅以实干为笔,勾勒发展的“实景图”跃然眼前。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举措,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深化理论武装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方位强化理论武装,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通过深入实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本强基工程,健全“列席旁听、督促指导、考评考核”工作机制,各级中心组开展学习4400余场次,开展巡听旁听140余场次。同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理论学习达人领学促学”活动,举办市直机关理论学习共享讲堂34场次,3.5万人参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线上学习答题。

宣讲阐释更接地气、更有生气。通过构建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工作者示范讲、“百姓名嘴”生动讲的分众化宣讲模式,先后组织16支宣讲队伍分众化开展基层宣讲、送学上门活动3000余场次,策划推出理论宣讲新媒体产品480余个,《职工讲堂理论宣讲深入人心》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思想政治引领创新案例,2名宣讲员获“理响新征程”2024年全区理论宣讲大赛一等奖。先后确立46个课题深入研究,举办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等社科活动28场,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市社科联获得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1人获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乌海大地学习热潮涌动,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思想伟力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实际成效。

讲好奋进故事 汇聚磅礴力量

一场场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宣传,奏响乌海发展奋进的激昂旋律;一次次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定格乌海跨越前行的高光时刻;一篇篇广泛传播的媒体佳作,拓宽乌海走向世界的开放格局。

2024年,我市深入实施有能级城市形象塑造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声势强劲。通过聚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办好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抓实自治区“六个工程”和全市重点工作,市属媒体累计开设专题专栏110余个,推送稿件1.5万余件,全方位、多视角描绘我市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效,吸引各级媒体聚焦,乌海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赢得广泛关注。其中,《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合龙》稿件登上《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乌海城市形象宣传海报、视频首次亮相北京天安门《辉煌的中国》主题展;首届沙漠绿洲大地艺术季活动,受到全国600余家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全网曝光量30亿+次。

巨大流量背后,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增进团结奋斗思想共识,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不懈努力。

一年来,全市新闻宣传战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媒体融合提质行动,推动市级媒体深融真融,形成以“乌海融媒”为品牌,报纸、广播、电视为支撑,“网、微、端、抖、快”等系列新媒体账号为延伸的“1+3+N”全媒体传播矩阵。

推动文化繁荣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与灵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与名片。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使命,全力推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聚力提升文化供给能力、繁荣文艺创作、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4年,我市先后成立了北疆文化研究中心、海勃湾区北疆文化创作基地,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挖掘、潜心创作,文艺精品百花齐放,40件作品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快黄河文化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加力提速,其中,烫画、“三线盲盒”等非遗旅游体验获第十届“博博会”最佳展示奖。通过系统谋划打造“全民阅读·书香乌海”文化品牌,建立专家导读、领导领读、教师荐读、学生诵读、家长伴读、全民阅读工作模式,全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520余项,并与三联书店、光明日报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香乌海”主题微电影《乌海之光》全网浏览量超3亿,在全市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24年,我市坚持以品牌效应赋能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从叠加走向质变,通过中国越野文化超级IP“马帮大会”,打造系列越野文化活动,吸引上万名越野爱好者齐聚乌海,“沙漠看海·中国乌海”文旅品牌全网曝光量超3.6亿次。

火爆的文化市场、不断出新的文化精品、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2024年,自信、奋发、齐心的乌海,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深耕文明沃土 滋养文明新风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铸魂育人工程,全力推动“六大创建”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精细化管理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坚持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滋养文明内涵、弘扬时代新风。

这一年,我市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成功打造了乌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公园和线上公民道德数字馆,充分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同时,积极发挥模范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加大模范典型培育力度,积极向上推荐各类模范典型先进事迹线索,组织各类模范典型参与宣传宣讲、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2024年,我市累计开展“榜样就在身边”等活动500余场,1人荣获全国十大“诚信之星”,4人获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

这一年,我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方式,高质量举办端午、七夕、中秋节活动。其中,“粽意香浓品端午 诚信新风润万家”乌海市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火出圈”;“鹊梦千年 情韵乌海”2024年“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获得广大市民和网友高度评价,30余家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宣传内容点击量和浏览量超过2900万次,达到历史新高;“月耀黄河 情韵乌海”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为观众呈现一场记忆深刻的视听盛宴,为满足群众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尝试。

这一年,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点遍布城乡,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城市新地标。全市50个窗口和办事服务大厅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点,10个居民小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共享互助服务点,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佳节”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11个中心(所、站)获评首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3家单位获评全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市基本形成“阵地全覆盖、队伍常打造、活动全周期、群众齐参与、品牌广培育”的文明实践工作良好局面。

如今,一抹抹“乌海红”、一名名文明实践员,犹如阵阵春风,用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诠释着文明的内涵,播撒着文明的种子,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引导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明实践的队伍。

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如椽巨笔饱蘸奋斗豪情,持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征程上书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崭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