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宇
2025年03月07日
3月5日,海勃湾区新华街道新海社区组织开展“香飘女神节 熏满暖阳春”妇女节手工制作香薰活动。(张舒怡 摄)
本报记者 王江宇
铿锵奋进路,一曲巾帼颂。2024年,市妇联全面落实“11236”工作思路,紧抓全国妇联支持内蒙古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系统化、品牌化工作理念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不断创新服务新举措、探索工作新模式,切实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妇联工作新篇章。
展形象 促发展
构建巾帼铸魂新格局
“爱家爱自己,健康才有底气……”近日,以“石榴花开耀乌海 铸魂贡献‘她’力量”为主题的“十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暨家庭教育讲座在我市举办。讲座上,授课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案例、讲述科学的理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良好家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了解了不少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于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很有帮助。
2024年,市妇联积极构筑政治引领、典型带动、多元宣传相结合的思想引领体系,创新开展巾帼示范讲、巾帼风采展、百名巾帼齐唱爱国歌、家庭接力学等吸引妇女和家庭共同“讲、演、唱、学”活动1140场次,选树各级先进妇女典型85人、先进集体70个。承办全区妇联系统理论宣讲展示活动,1名巾帼宣讲员荣获全区宣讲大赛一等奖。建成自治区首个“中国妇女报社基层调研联系点”。
我市建立健全“主动响应精准服务”“关爱守护多元协同”等5项有效机制,举办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宣讲、廉洁文化进家庭、婚恋交友等活动119场次,16对新人参加全国万人集体婚礼,10户家庭在全区亲子诵读大赛中获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31期,910人获得国家开放大学结业证书。新建家风家训馆及儿(护)童之家5个。招募173名“爱心妈妈(阿姨)”,结对关爱77名儿童,实现应助尽助。
解难题 办实事
绘就幸福安康新图景
“我们制作的这一盘椰蓉球上色程度还不够,说明糖的占比不足,大家备料时要注意配比。”连日来,市家庭教育协会的实操教室里飘着浓郁的奶香味,烘焙职业技能培训班在这里开课,学员们一边学习烘焙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操。
参加培训的学员张向百是一位“85后”宝妈,她一直对烘焙比较感兴趣。通过近几天的公益培训,她学会了很多西式糕点和中式糕点的制作方法。“这里的课堂氛围特别好,老师也讲得十分细致。经过培训,我学习了一门手艺,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也能有更多选择。”张向百说。
据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乔建勋介绍,协会一直致力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推广等工作,主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婚姻关系调解、心理咨询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使大家的家庭关系更和谐,同时助力广大妇女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有更多选择。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巾帼力量的支持。市妇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将“数字思维”融入“巾帼建功”系列行动,组建巾帼科技助农服务队,培育扶持巾帼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和4家“妇字号”小微企业,孵化巾帼电商直播和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设立3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点,发起巾帼助农、家政服务等公益直播10场次,开展家政进社区、新农人网红孵化、手工技能提升等培训34期,培训妇女5000余人次。2人参加全国巾帼家政技能大赛,1人荣获优秀奖。我市“数字赋能职业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荣获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优秀案例。
此外,我市创建各级“两纲”示范区2个,成立“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等特色调解室,培训调解骨干60余人,实施3个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派送“订单式”普法服务534次,调处婚恋纠纷并办理来电来信来访84件,加大家庭暴力告诫处置力度。
夯基础 强根基
激发妇联组织新活力
“葡萄娃娃的身子太小,只能手工缝制,但是针脚特别密,填充之后和缝纫机缝制的没有区别。”在乌达区五虎山街道育红社区的“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妇女们针线不离手,制作手工玩偶。
2024年上半年,育红社区党委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居民有衣服、被褥缝补的需求,便招募了具有一定缝纫技能和热爱缝纫技艺的居民,组建了“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目前,缝纫小铺共有18名志愿者,对辖区内残疾人、低保户、老年人、企业困难职工等,提供无偿改制服务,其他居民需要小修小补时价格也十分亲民,订单的收益用来回馈辖区困难居民以及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居民王荣兰是第一批加入缝纫小铺的志愿者,她说:“我们提供的服务从最开始的裁剪修补,扩展到现在制作床品、手工玩偶等,前段时间,我们还举办了缝纫培训班,并在线上平台开通直播,全方位展示我们的手工制品和缝纫技术,吸引更多的姐妹了解并加入‘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
“社区以党建带妇建,以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为重点,打造‘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培训班,积极组织辖区退休妇女、在家待业妇女等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以‘微技能’培训,圆‘家门口’就业梦,发挥巾帼力量,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动力。”育红社区党委书记李红莉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妇联建成“三新”领域妇女组织和阵地95个,实现我市在全区百强民营企业、女性社会组织、快递行业全覆盖。开展“百名妇干办实事”行动,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创新实施18个市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项目,举办基层妇联“领头雁”等培训班11期。与淮安市妇联、锡林郭勒盟妇联签订《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市妇联还积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聚焦妇女儿童所需所盼,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活动500余次,为村(社区)妇干全部购买了关爱女性健康保险,发放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金等价值52万元的暖心款物。培育“家风建设、婚恋‘家’盟、家庭教育、家庭关爱”四个“家”品牌,带动妇女及其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