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眠产品迷人眼 选购使用要谨慎

赵荣

2025年03月21日

本报记者 赵荣

随着有睡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助眠产品有着不小的需求,助眠仪、助眠眼罩、助眠香薰、助眠贴、睡眠喷雾……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助眠产品,我们该如何选择?

市场上用酸枣仁制成的安眠养生茶,以薰衣草、沉香等为原料的助眠香薰、精油,用于穴位敷贴的睡眠贴,按摩头部的助眠仪,还有助眠眼罩、睡眠喷雾、安神香等内服外敷的助眠产品数不胜数,价格也从几十、几百到上千元不等。这些产品,有的标榜“医用级”,有的号称针对“入睡困难、眠浅多梦、神经衰弱、焦虑烦躁”等问题,能让人一觉到天亮,甚至还有“一喷即睡”的奇效。在“问大家”一栏中,不少人针对使用效果、多久能见效的问题发出提问,“没用,贴不牢,到天亮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没啥用,智商税”“感觉没效果”等吐槽无数。

“我看过那个一喷即睡的宣传视频,人在闻到喷雾的瞬间,不论站着还是躺着,直接歪倒入睡。这相当夸张了!思考后就能发现其不合理之处,如果是真的,得多大药量才能达到效果?如果是真的,那岂不是成了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武器?”市民董彩鲜认为,解决失眠还是要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

32岁的周小云正被失眠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连日的高强度加班,让他的生活作息彻底紊乱。原本睡眠质量就一般的他,如今更是到了凌晨两三点还难以入睡,即便睡着了也总是多梦易醒,第二天上班时精神状态极差,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在梦中我也忙着工作、破解难题,早晨醒来头昏脑涨、身体酸痛,感觉大脑根本没得到休息。”周小云说,为了助眠,他选择最直接的方法买褪黑素服用,起先还睡了几天好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反而一般。

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车莉表示,药别乱吃、仪器别乱用,根据自身的睡眠情况以及身体接受程度去针对性地选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助眠香薰主要是通过散发特定的香气来舒缓神经、放松身心,从而帮助人们入睡。比如薰衣草香薰,薰衣草中含有的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镇静、舒缓作用,能够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让人产生放松感。“长期使用助眠香薰让人体对香气会产生适应性,时间一长效果就会减半,甚至没有效果。部分助眠香薰中可能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长期吸入这些成分,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使用其助眠风险更大。”车莉说。

有研究表明,助眠仪经颅直流电刺激和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失眠症状和其他睡眠障碍有一定潜力,但其中依然有不确定性因素,如最佳的脑刺激参数尚无标准。想要选购此类仪器时,要仔细了解其原理、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睡眠贴一般包含吴茱萸、珍珠母、酸枣仁等安神定志、益气镇静成分,贴于相关穴位处,通过药物的透皮作用达到调理神经和助眠的效果。但每个人的失眠原因不同,有人是因为心脾两虚失眠,有人是因为阴虚火旺失眠,同一款睡眠贴并不适合所有人。专业人士也得认真甄别,非专业人士更难以分辨,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在就医治疗后进行选择。

而褪黑素是人体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其分泌量下降会导致睡眠紊乱。“补充外源性的褪黑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调整睡眠节律,改善睡眠质量。比如对于一些倒时差的人,或者因为年龄增长导致自身褪黑素分泌减少的中老年人,适当补充褪黑素可能会有效果。”车莉表示,从短期看服用褪黑素的副作用不大,而且对失眠问题确实能改善,但其作为一种“激素”,长期服用会抑制自身褪黑素的分泌,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褪黑素其实是常见的助眠非处方药的一种。据介绍,非处方药还有抗组胺药,包括苯海拉明、多塞平,具有镇静作用。而处方药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其中,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地西泮、阿普唑仑,可用于短期失眠;非苯二氮唑类药物有唑吡坦、佐匹克隆,其副作用较少;抗抑郁药有曲唑酮、米氮平,适用于伴有抑郁的失眠。

不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在使用前一定要遵医嘱,避免滥用。使用时作短期调节,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或产生耐药性;服药期间注意嗜睡、头晕等副作用,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如需长期用药,要避免突然停药,即逐渐减量,防止出现戒断反应;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特别谨慎。

车莉表示,失眠的原因多样,涉及心理、环境、健康等多方面,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放松技巧和认知行为疗法,才是有效的非药物解决方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