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2025年04月01日
本报记者 刘洋
2024年是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之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委社会工作部凝聚“新”力,选派389名党建指导员指导服务641个“两企三新”组织,新成立党组织20个;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网点等服务区、综合地打造暖心公益服务站点240个;统筹指导全市7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11.47万名志愿者围绕社会所需、群众所盼开展志愿服务……多元化的举措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群众带来幸福感。
市委社会工作部自2024年2月4日挂牌成立以来,争分夺秒抓机构组建,蹄疾步稳抓工作推进,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以昂扬姿态履职尽责,以实干作风接续前行,为开启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探索有效途径 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
紧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个重点,着力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扩大组织覆盖面,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市、区两级“两新”工委运行规则,推行“两新工委+行业党委+基层组织”模式,完善议事决策、督查落实等制度机制,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切实压紧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2024年工作任务清单,印发《关于成立行业党委的通知》,推动全市行业党委由10家增加到16家,有效填补了行业党建管理的空白。
深入实施“两个覆盖”攻坚行动。指导民营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112名企业党员高管进入支委班子,从中层管理人员、一线青年产业工人、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183名,“两新”领域党员队伍结构素质得到提升;选派389名党建指导员指导服务641个“两企三新”组织,新成立党组织20个,推动“两新”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多形式带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机,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主题党日、“两企三新”联建共建等活动7场次。
打造有归属感的暖心服务阵地。依托我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网点、加油加气站等服务区、综合地打造暖心公益服务站点240个,有效解决快递员、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活动缺阵地、服务无载体的问题,让新兴领域党员、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坚持大抓基层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构建党建引领更强、群众参与更广、治理效果更佳、服务群众更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自觉推动基层治理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为抓手,推动跨部门工作协同和政策衔接,促进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贯通,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合力。
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聚焦自治区集中整治攻坚方案,联合市委组织部细化47条具体措施,指导全市8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一村一社一策”的“履职+协助”两个清单,各村、社区全部实现了外部标牌标识数量不超6块的要求。
制定《乌海市基层治理减负监督员工作职责》,择优选聘20名基层治理减负监督员,监督推动减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人员力量向基层倾斜,择优选拔640名网格员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备标准。
创新社会工作“政校社”示范合作,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和乌海市威远社会服务工作中心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搭建“政校社一体化”合作平台,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能力。
组织动员我市各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2024年全市报考人数达1759人,同比增长43.5%;通过人数297人,同比增长47.8%,均创历年新高。
突出改革创新 扎实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
着眼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
深入走访调研摸情况。结合“四下基层”机制,深入基层调研50余次,全覆盖走访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及重点民营企业,建立电子名录库,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建、生产经营、人员结构等情况。
创新制度机制。制定《乌海市“两新”工委书记和行业党委书记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直通车制度》,推动形成书记挂帅盯办、副书记督办、委员具体推进、职能部门(行业主管或业务主管)承办、相关部门协办、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办的工作格局。
强化保障树典型。加强重点培育提升,下拨资金116.7万元支持各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市本级各行业党委建成堡垒支部36家、坚强堡垒支部15家、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家,选树乌海市冀商联合会党支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提升行业商协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树立了标杆。
践行为民宗旨 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统筹做好人民信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更好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指导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坚持把信访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制定《市委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市信访局有关事项管理办法》,定期听取全市信访工作汇报,大力支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发展,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全市信访法治化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拓宽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印发《关于推动建立人民建议征集相关工作的通知》,广泛收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汇总梳理信访渠道“民声民意”3类22件。办理“两代表一委员”建议议案提案7件,满意率达100%,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稳步提升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调整完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组建成立乌海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制定《乌海市志愿服务规范化开展工作指南》,统筹指导全市7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11.47万名志愿者围绕社会所需、群众所盼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全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2025年是市委社会工作部全面奋进的一年,市委社会工作部将聚焦“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的工作要求,积极作为、实打实干,切实以社会工作的实绩实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