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5年04月01日
■文明大家谈
段维娜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近日,市民政局推出的十项免费便民措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更为文明祭祀提供了服务支持,值得点赞。
倡导文明祭扫,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清明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通过祭扫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祖先、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祭扫,就是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清明节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倡导文明祭扫,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清明节期间外出祭扫。然而,一些不文明的祭扫方式,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市民政局在清明节期间免费提供鲜花、黄丝带、祈福卡及一些便民辅助设备,这些措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体现了民政部门对市民的关心和关爱。通过这些措施,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祭扫活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清明节更加“绿色”。
倡导文明祭扫,是树立文明新风的需要。市民政局通过免费设立便民服务台、提供“时空信箱”特色祭扫服务、免费使用遗体守灵厅、免费开通公交专线、免费提供网上云祭扫等,这些措施则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祭扫方式。市民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祭扫的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祭扫秩序。同时,每个人也应该积极宣传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身边的人树立文明祭扫的意识,共同营造文明祭扫的良好氛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节日。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倡导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