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5年04月01日
▶二〇二四年,温暖工程施工现场。
▼清理雨水井内垃圾。
▼二〇二四年,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现场。
▲2022年,燃气技改现场。
■统筹“五区一河”治理 全方位打造美丽乌海
本报记者 赵荣 文/图
城市地下管网如同人体脉络,承载着供暖、供水、排水等功能。为了让城市“血脉”更畅通,近些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管网改造工程:温暖工程加持让供暖不再“掉链子”,城市内涝治理让群众告别积水困境,给排水改造重焕城市“水活力”……不断重塑“生命线”,打通城市“堵点”,助力城市发展,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与保障。
以暖为笔 让幸福续写
温暖,是人们生活最质朴的底色;关怀,是社会最感动人的力量。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内蒙古全域实施温暖工程后,全市各个部门迅速行动,扎实推进温暖工程建设项目。去年冬季,供热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
家住海勃湾区站南小区的徐静回忆,2023年小区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初期,各个施工队伍每天在小区里忙着开沟、布管、砌井、回填,干了一个多月小区还是乱糟糟。说是干了活,但好像没啥变化;说没干,工人每天进进出出,也没闲着。直到当年九十月份,另一组队伍进入小区,打磨墙体、水泥找平、挂网、贴保温板到最后粉刷。破旧的住宅楼变得亮堂起来,仿佛是新盖的一般。“供暖季快开始的时候,我还担心家里的温度与往年一样,让老公重新买了电褥子、做了厚被子。没想到当年冬天,夹棉睡衣没了用处,厚被子、电褥子都用不上,白天热、晚上更是暖和,就连早就搁置的夏款睡衣也被翻了出来。”徐静乐呵呵地说,“供暖管道换新、住宅贴了保温层,屋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出去,我和邻居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问‘吃没吃’,而是讨论温暖工程带来的温暖。”
海勃湾区滨河佳苑小区居民李林指着单元立管告诉记者,去年,小区更换了供暖管网、单元立管,还在单元门旁边贴上了“供热管家”的姓名、照片、电话、工作职责等。“我们有啥不懂的供热问题都可以咨询‘供热管家’,一个电话,就解释得清清楚楚,还上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真的是贴心到家。”李林说。
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小区进行着热力管网改造、建筑外墙保温改造,就连城市边缘平房区也铺设了供暖管网。
海勃湾区新华街道幸福社区被群众称为“三厂”住宅区,那里的群众住的是平房,冬季只能靠烧煨炭取暖,价格高不说,每天有不少时间花在了烧炉子、倒炉灰等琐碎的事情上。“我家十几年前搬迁至此,冬天取暖靠煨炭和平日里积攒的柴火。煨炭的价格高,便宜的时候三四百元一吨,贵的时候高达七八百元,一个冬天仅仅购买煨炭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舍不得烧就得挨冻,床上要铺电褥子,盖的棉被是加厚的,再冷的话还要在被子上搭件羽绒服才行。就是白天也得全副武装,自己才能不挨冻。”居民黄召贵摸着家中热乎的暖气说,“往年开春,白天家里早早地‘停暖’,只有在睡前和做饭的时候才会把火墙烧热。可你看现在,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暖气一直热乎乎,电褥子收了起来,在家洗头、洗澡也不用担心冻感冒。最让我们高兴的是交了取暖费就能一直热乎到采暖期结束,真的是经济又实惠。”
疏通城市“脉络” 消除内涝顽疾
积水没过脚踝,车辆在水中熄火……每当强降水来临,超出负荷的降水量让排水设施应接不暇。今年,我市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内涝治理行动,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让群众居住安心、出行无忧。
连日来,在海勃湾区人民路新天地市场外围城市内涝治理施工现场,工人师傅沿着预先标记的线路切出破拆范围,破拆机紧随其后,钢铁钻头深入地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挖掘机挥动钢铁巨臂将水泥块运送至收集车上。开沟工作完成后,起重机伸展着巨大的吊臂,缓缓吊起一节节粗壮的管道,施工人员紧密配合,指挥着管道平稳落入挖好的沟槽。紧接着,调整、固定、焊接、回填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人民路是海勃湾区的主干路,人流多、车流量大、交通情况复杂,为了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我们施工单位选择每60米的小段施工方式,基本上能实现一天一段一完工。”现场负责人张建斌介绍,人民路万达桥下每年因为雨后积水导致排水不畅、道路阻塞,这段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完工后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该段工程全长880米左右,挖掘深度在1.5米左右,使用的是DN800钢带波纹管,将在甘德尔街路口向西连通。
与此同时,乌达城区内涝治理系统化工程(五期)项目已开工建设,搭建施工围挡、机械车辆入场施工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该项目计划对乌达区神华大街、民达街、新达街等15条道路进行雨水管网铺设改造工作,雨水管网铺设19.159公里,预计11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乌达区防洪排涝体系,改善乌达区人民群众居住条件。
乌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局)工作人员李萌介绍,施工前期,各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摸清地下管线敷设情况,避免施工造成地下既有设施破坏;项目开始后,要求施工单位在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同时,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要紧扣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工。
与此同时,记者看到,天气回暖后,为防止雨水排水管道和井内淤塞,工作人员深入井内清除垃圾,以保证雨季来临时排水的畅通。
焕新燃气管网 守护烟火气
2009年,海勃湾区管道焦炉煤气置换为管道天然气,这项民生工程让天然气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很快在全市普及开来。近些年,随着管道输送的气源、气质变化及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管材质量与防腐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为此,我市不断加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并于2021年实施海勃湾区灰口铸铁材质燃气管道改造工程,2022年又对居民燃气用户进行技防设施安装工作,为安全输气、用气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我市三区燃气管网使用年限最长的为海勃湾区老城区,也是燃气管网改造的主体。工程包括和平街、海北街、公园南路等多条街路以及温馨家园、蒙西金典小区、馨佳苑小区等69个居民住宅小区,共计152公里。其中,燃气中压主线管网改造20.5公里,中压支线管网改造10.5公里,庭院低压管网改造121公里。乌海市瑞德燃气有限公司工程处处长袁照刚介绍,海勃湾区曾使用焦炉煤气,置换使用天然气后,曾经的灰口铸铁材质的燃气管道“服役”长达20年,燃气管道改造在排查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采用新型的PE燃气专用管道代替灰口铸铁管道。改造后,不仅提高了安全供气水平,同时在保证现有居民正常用气的基础上,满足新增用户的用气需求。
2022年,为全面加强全市燃气用户安全管理,杜绝燃气泄漏事故发生,我市按照《乌海市住宅小区居民用户燃气技防设施安装实施方案》要求,对全市所有居民用户进行燃气技防设施安装工作,即免费为全市18.7万多户居民用户安装一套灶具前金属波纹管和自闭阀。
走进海勃湾区新天地小区居民李少华的家,已使用了两年多的金属波纹管和自闭阀依旧崭新。“以前担心用气安全,我选的还是土产店20元一米的加厚燃气软管。每次有工作人员上门检查,还直夸我选的管子质量好。即便如此,用上两三年管子就会变色、发脆,得及时换新。当政府给免费安装金属波纹管和自闭阀后,我才发现曾经使用的软管有多么劣质。”李少华指着家中的波纹管说,这管子穿上了金属铠甲,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还长;一端的自闭阀能够实时监测燃气压力与流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有一天,她家燃气灶意外关火,自闭阀介入,切断燃气供给,李少华还是在燃气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打开自闭阀后才恢复供气。
市民徐薇告诉记者,厨房没有门、烟灶不合格、年检不合格等情况,燃气公司会给用户停止供气,直至整改合格。“因为每天上班,常常错过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入户安检。我想着年年都检查,也没啥问题,就没当回事儿。没想到直接贴了一张单子,写明安检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周末进行预约安检。工作人员检查时,看似拿着仪器测一测,其实看得特别仔细,检查厨房推拉门的性能、看燃气灶周边是否摆放食用油等易燃物、检查燃气表是否正常工作。聊天的过程中我也得知了安检的重要性。”徐薇说。
市住建局一方面加强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持续完善燃气管道保护工作机制,严厉查处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行为,确保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安全用气、应急处置等内容,提升群众对燃气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此外,结合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燃气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风险隐患分析预判和实时预警,提高防范能力。
畅通地下管网 城市运行零“梗阻”
给排水管网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带给城市蓬勃向上的发展动力;电力管网带给城市源源不断的能源输送,为城市发展续航;电信光纤纵横交错,让城市在数字时代飞速奔跑……一条条管网构成了城市的“神经系统”,将城市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精准传递资源和能源,确保城市“肌体”的健康与活力。
近年来,我市在统筹“五区一河”治理的同时,加大地下管网的建设。为了有效降低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提升优化供水管网体系,市住建局以城市更新为基本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任务,对超过使用年限、材质落后或受损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
在海南区巴彦乌素街,破拆机、挖掘机、运输车辆往来作业,工人在机械车辆的帮助下安装管线、砌污水井。“海南城区部分路段地下排水管道为水泥管,由于年代久远,管道老化腐蚀淤堵严重,经常出现管道塌陷、污水外溢、雨天渗漏等情况,给居民生活和出行安全造成影响。今年,海南区全面开展城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共计改造海南城区海拉路(巴音陶亥街—污水加压一级泵站段)、巴彦乌素街(东山路路口—海拉路段)等7条主街路的排水管网6194.2米。”海南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乌勒图纳森介绍,项目完工后不仅解决城区部分地下管网年久失修的问题,同时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防洪排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乌勒图纳森表示,依据计划,各个街路的开工和完工时间不尽相同,总体工程计划11月完工。这些路段施工时将临时封闭或半幅封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噪音和粉尘,尽量降低对群众的影响。希望大家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居住在施工区域周边群众出行时注意安全,家长叮嘱儿童尽量别靠近或进入施工区域,切勿在窨井和施工机械旁追逐玩耍或逗留。
近些年,我市在对海勃湾区人民路、甘德尔街、沃野路、公园南路等城区道路进行全方位改造的同时,开展地下部分的给排水、燃气、供热、电信以及信号灯弱电等改造。如,新华街乌兰路至建设路段排水曾使用的是水泥管,这些管道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等情况时有发生,需频繁维修。对此,2022年,海勃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将老化的水泥管改造成了更加耐腐蚀的PVC双臂波纹管,并将污水管网的口径加大,有效满足了周围居民和商户的排水需要。
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勃湾区启动了园林绿化节水管网改造工程,包括改造城区内园林绿化供水管网、改造城区周边及配套绿化管线。其中,改造城区内园林绿化供水管网于2023年9月完工,涉及沃野路、黄河街、公园路、和平街、甘德尔街、桌子山街等街道的供水管网新建工作;改造城区周边及配套绿化管线于2024年11月顺利完工,即改建城区周边及城区部分管线共计17.7公里,包括光明路、乌兰路、千里山街、车站路等街道的管道安装工作。该工程的实施,有效降低海勃湾区园林绿化灌溉对自来水的依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今年,我市统筹推进“五区一河”治理各项工作,并制定精品城区专项治理方案,继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供水质量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快供热、给排水、雨污分流等市政管网更新改造,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