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司法确认” 高效化解金融纠纷

曹艺

2025年04月03日

本报记者 曹艺

海南区人民法院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基础上,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金融案件,采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妥善处理,有效节约当事人时间、财力等诉讼成本,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日,海南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妥善处理了一起纠纷。2023年5月30日,被告B公司在A银行申请企业信用及保证贷款200万元,双方约定按季结息,到期还本,贷款于2024年5月29日到期,由C公司和张某、王某提供保证担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24年5月29日借款到期后,B公司未按约定归还剩余贷款199万元本息,经A银行多次催收,B公司仍未履行还款承诺。依据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及《最高额保证合同》,B公司的行为已构成违约,故A银行将其诉至海南区人民法院。

海南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积极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耐心做足调解工作,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B公司尚欠A银行借款本金199万元及截至2024年8月27日的利息、罚息、复利4万元,共计203万元。B公司于2024年9月20日前一次性偿还A银行全部借款本息,C公司和张某、王某对B公司的上述债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经双方当事人申请,海南区人民法院裁定该调解协议有效,节约了当事人大额的诉讼费用和时间成本。

此类金融案件由“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处理,对于借款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言可以减少诉讼成本,避免冗长的诉讼流程和复杂的司法程序,消除了金融机构追偿所引起的冻结账户、查封自有资产等影响,使矛盾纠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让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提高贷款的回收率,降低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近年来,海南区人民法院针对此类金融案件,采取分流化解的方式,先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处理,既满足原告诉求得到法律保障,也避免被告因进入诉讼程序而产生负面信用评价,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对于诉前无法调解的案件,海南区人民法院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审判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全程网上调解、立案,进一步缩短立案时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