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践履始玉成 行而不辍终致远

——海南区文联聚焦北疆文化建设综述

鲁 吟

2025年04月03日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鲁 吟

日前,海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海南区文联第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此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激励海南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弘扬北疆文化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海南区文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北疆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不断加大精品创作的组织扶持力度,努力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海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注心血创作了5000余件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各文艺门类创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黄河文化主题作品黄河石彩绘《福河儿女》荣获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福河·孕》入展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工业文化主题作品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在原址成功演出,相关文艺评论在光明网、《内蒙古日报》《乌海日报》等平台刊登;长城文化主题摄影作品《长城》荣获“北疆光影”——第26届内蒙古自治区摄影艺术展记录类三等奖,油画作品《遗址印象》《秦长城》,民间艺术作品《长城》、摄影作品《东红烽火台》等在自治区及市级展览中展出;农耕文化主题撸板呱嘴《最美乡村》入选“乡风曲韵”2024胡集书会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展演。

紧扣时代主题

提升文化内涵艺术品位

海南区文联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北方海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海南区文联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打造”、北疆文化建设等全局性工作,组织开展“书写我们的美好生活”“名家为你写家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翻书阅岭·阅见北疆”等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积极举办各类文艺赛事,“丹青颂盛世 艺彩映华年书画摄影大赛”“颂歌祖国 艺韵北疆合唱大赛”等活动出新出彩,充分发挥了文学艺术启迪心智、温润心灵、引领时尚的积极作用。

壮大文艺队伍

多措并举促进人才成长

海南区文联坚持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强抓手、搭平台、树导向,加强会员联络服务管理,注重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对基层一线、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吸纳力度,多措并举促进人才成长。

海南区文联建立文艺人才动态管理信息库,完善文艺主题实践常态化机制,在专业指导、落地协调等方面给予保障;积极组织协会开展文艺讲座、文艺展示、采风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文艺爱好者的关注,为协会成员的储备和扩充提供了人才支撑;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文艺人才能力建设提升、文艺赋能高质量发展等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帮助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近年来组织500余人次参加培训。

目前,海南区文联文艺家协会会员超过300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11人,自治区级协会会员16人,市级协会会员40人,涌现了袁沛耀、鲁婷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艺工作者。

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加强文艺阵地建设

海南区文联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进文艺阵地建设,推动地区文艺事业创新发展。海南区始终把阵地建设作为助力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文艺工作者有学习交流平台,文艺事业有良好发展土壤”。坚持“一镇一办一品”的工作思路,分别打造了“书法小镇”“诗词小镇”、西行客栈文艺创作基地,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挖掘历史资源,传承历史文脉,积极创作文艺精品,讲好乌海故事,展示北方海南形象;积极推进“互联网+文联”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展示各门类原创文艺精品,宣传文艺动态和文艺方针政策知识,使其成为文艺界宣传交流的窗口和文艺家相互联络、相互展示的现代化文艺平台,为文艺插上新媒体、全媒体的翅膀,500余件作品登上自治区、乌海市主流媒体,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