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5年04月07日
■文明大家谈
段维娜
4月1日,《乌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市养犬管理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在条例颁布施行之际举办的全市文明养犬主题宣传活动,不仅是对法规的普及推广,更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一次有力推动。文明养犬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城市形象、公共安全和市民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尺。
文明养犬首先体现的是对公共安全的守护。近年来,犬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流浪犬问题困扰着许多城市。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次被犬只咬伤,其中相当比例源于不文明养犬行为。通过规范养犬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犬只伤人风险,维护市民人身安全。其次,文明养犬关乎环境卫生。犬只粪便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长期困扰城市社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规范养犬行为能够显著改善这一状况,营造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文明养犬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养和法治意识。当养犬人自觉遵守法规、尊重他人权益时,展现的是城市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为确保《乌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落地见效,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执行体系。执法部门应当严格而不失温度地执行法规,既对严重违规行为果断查处,又对轻微过失给予教育改正机会。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建立养犬信用档案,将多次违规者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市民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比强制管理更重要的是培育文明养犬文化。文明养犬不能仅靠外部约束,更需要内在自觉。应当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让养犬人认识到文明养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爱犬负责的表现。社区可以组织“文明养犬示范户”评选,媒体可以开设“文明养犬大家谈”栏目,学校可以开展“小手拉大手”养犬知识普及活动,多管齐下营造文明养犬氛围。当文明养犬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和价值认同,法规的执行成本将大大降低。
养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物业、养犬人和非养犬人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应当做好法规制定和执法保障;社区和物业可以设立“养犬自律委员会”,组织养犬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宠物医院、宠物店等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配合政府做好养犬登记、免疫等工作;养犬人和非养犬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通过协商解决矛盾。
《乌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施行不是终点,而是文明养犬的新起点。从“管得住”到“养得好”,反映的是城市治理从粗放到精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文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我们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共同推动养犬文明,共建和谐宜居的美丽乌海。当文明养犬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整洁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