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5年04月07日
本报记者 段维娜
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信息收集难、问题发现慢、群众参与度低是长期存在的痛点。近年来,海南区创造性地将外卖骑手纳入基层治理体系,赋予其“移动探头”的角色,成功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骑手们凭借其走街串巷、人熟路清、覆盖面广的独特职业优势,成为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他们化身移动民情收集员、社区治安协理员和食品安全监督员,不仅拓宽了治理渠道,还极大地提升了治理效能,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
移动民情收集员
擦亮城市治理“显微镜”
以外卖配送轨迹为线索,骑手们发挥走街串巷、人熟路清、直接入户的优势,成为民情收集的前沿力量。海南区创新建立“1+N”信息收集机制,积极发动骑手骨干以及不同平台的骑手代表投身其中。骑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这让他们能够敏锐地留意到城市运行中的各类细微问题。在送餐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道路设施损坏、环境卫生死角、违规停车等城市微治理问题,还凭借入户送餐的契机,近距离接触居民生活,了解民众的真实需求,直接倾听居民对于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心声。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各类问题400余个,真正做到城市问题民发现、民反馈、民参与解决,有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让基层治理更贴合群众需求。
社区治安协理员
织密社区安全“巡逻网”
外卖骑手作为城市安全的“移动探头”,16名外卖配送员代表加入海南区义警队伍成为社区治安协理员,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巡逻防控、隐患排查、法治宣传等工作。骑手在日常配送过程中留意街面治安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骑手们还充分利用配送外卖的契机,向居民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将反诈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有效提升群众防范意识,筑牢反诈防线。此外,经过专业培训的骑手掌握了基本应急救援技能,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这一机制为平安城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食品安全监督员
拧紧舌尖安全“监督阀”
外卖骑手作为城市生活的“摆渡人”,他们频繁出入各类餐饮商户,这种高频次、广覆盖的工作特性,使他们能够以“沉浸式”的方式,深入到餐饮经营的一线场景中。为发挥这一优势,海南区选聘10名骑手担任“食安监督员”,重点监督餐饮商户就餐环境、食材存储、后厨卫生等关键环节,骑手们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督的有力增量,延伸了原本有限的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外卖骑手高飞说:“现在每次进餐馆取餐,都会下意识地多留个心眼,要是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让大家吃得更放心。”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对骑手反馈迅速响应,问题整改率达98%。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扩充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覆盖面,更从微治理层面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拧紧了“监督阀”,让城市的食品安全保障网络愈发细密。
“海南区深度挖掘外卖骑手这一新兴就业群体的潜力,成功构建 ‘移动探头’机制,有效解决了社区服务力量延伸不够的问题,实现了骑手从单纯送餐服务者到基层治理多面手的转变。随着这一模式不断推进与完善,未来,外卖骑手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携手,共同打造更加和谐、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持续为城市治理水平迈向新高度注入强劲动力,让基层治理的成效惠及每一位居民。”海南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玉馨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