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山河不负景 文旅融合开新篇

——“北疆文化润家园”系列报道之七

张楚研

2025年04月09日

游客乘坐游轮观鸟。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文旅产业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市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一盘“大棋”来谋篇布局——向上,积极对接政策,抢抓机遇促发展;向下,精雕细琢文旅项目和景区景点建设,不断打造具有乌海辨识度的文旅游玩场景,深度融合北疆文化,积极促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文化服务 精品频出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以黄河为背景的乌海乌兰牧骑原创舞蹈《守河》惊艳亮相。舞蹈在层层递进的音乐中描绘了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的磅礴气势,展现出黄河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讲述了黄河儿女守护黄河、热爱家乡的动人故事。近日,该作品成功入选2025年度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小型剧(节)目资助项目。

我市首部原创文旅剧目《山高水长》,再现乌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三线生产建设情况的歌舞剧《三线印记》,描写乌海湖光山色的歌曲《来沙漠看海》……近年来,这样的精品创作在我市层出不穷。

“我们的作品紧扣北疆文化主题,融入乌海人民的特质和精神风貌,为基层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以精品奉献人民群众,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乌海乌兰牧骑副团长刘星说。

近年来,我市以文铸魂,一批立足乌海、展现乌海的原创文艺精品成为城市“推介官”。2024年,我市深耕精品创作,紧扣北疆文化主题,创作征集具有乌海特色的文艺作品649件,同比增长41.7%,创近5年来新高;聚焦公共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3580场,惠及群众260万人次;守护非遗传承,大力挖掘非遗线索,2021年以来新增市级非遗项目21项,增加110%。

旅游出圈 打响品牌

阳春三月,冰消雪融,红嘴鸥带着春的气息,再次来到乌海,叫醒这里的春天,为乌海奏响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乐章。

游客乘游船从乌海湖出发,进入乌兰布和沙漠,观赏沙漠浮岛、天然湿地等独特的自然景观。驾车行驶在乌海湖大桥上,从车窗向外望去,越过波光粼粼的湖面,总能看到在大桥两侧湖畔玩乐的游人,让这一方湖光山色更加生机勃勃、美丽迷人。

3月29日,市老年大学摄影班7名学员乘坐游艇进入乌兰布和沙漠拍照、游玩。学员孙静说:“我们在乌海湖拍鸟,在沙漠中划船、乘坐卡丁车,还去网红打卡地拍照,乌海真是越来越好玩了。”

近年来,我市旅游“出圈”,一系列融合风光、凸显魅力的文旅资源成为城市“新名片”。我市正逐渐成为西北自驾游集结地,沙漠徒步挑战赛、沙漠纵队越野比赛、沙行联赛等活动先后落地,吸引全国各地20余万名沙漠越野爱好者参与;《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中,乌海成为年轻人热搜的小众旅游目的地;首次入选由中国民航杂志社主办的“天选·2024年度航旅榜单”年度航旅目的地,“沙漠看海·中国乌海”文旅品牌越叫越响。

文旅融合 焕发活力

爱上一座城,可能是因为美食,也可能是因为美景,还有可能是因为它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通过美食、文化、旅游完美融合,我市的手艺人用文创作品让文旅事业绽放异彩。

4月1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负一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付作栋正在仔细打磨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成型于寒武纪,上面有三叶虫的化石。在付作栋的手中,石头已经被打磨出一圈圈水波纹的形状,经过抛光将会成为一块砚台——乌海乌金砚。“这石头是咱们乌海的石头。我们根据石头的形状,经过乌金砚制作技艺艺术化的雕琢后,这些砚台既能保留石头原始特点、砚台的实用性,同时富含艺术表达。”付作栋说。这项传统技艺填补了内蒙古地区自古不产砚的空白,乌金砚制作技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市美术馆教师黄旭欣对文创制作也情有独钟,其创作的文创产品广受好评。乌海火车站、乌海湖一号码头、穿越之美、苍狼白鹭……以乌海特色旅游项目、地标性建筑为原型,用电脑手绘而成的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等,让人眼前一亮。“我们2019年就开始做这些文创产品,选择有乌海特色、情怀的内容制作成产品,现在我们的产品销量很好,很多顾客会对照着我们的产品去寻找这些乌海地标。能为我市文旅作出贡献,作为乌海人我也很自豪。”黄旭欣说。

近年来,我市文旅融合动力强劲。聚焦乡村休闲旅游,我市打造海勃湾城郊出游体验区、乌达户外运动体验区、海南特色文化体验区。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上榜《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名单》;乌海市影视基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2024年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国家3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海勃湾区入选第二批自治区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乌海市艺缘雕塑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入选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海勃湾区王元地村、乌达区泽园新村、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成功申报自治区美丽休闲乡村。我市还推出集观光、采摘、研学等于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3条。

如今,文旅融合成为“流量密码”,带动着文旅消费。未来,我市将继续探索创新路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乌海领略北疆文化的魅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