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艺
2025年04月10日
本报记者 曹艺
当春日的暖阳唤醒大地,乌海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在乌海湖畔、在滨湖路,数以万计的候鸟在空中鸣叫、在水面游弋。它们灵动的身姿伴着此起彼伏的叫声,如同跳动着的音符,奏响春之乐章。
人与自然的“美好絮语”
“在这个位置就能看到白骨顶、赤麻鸭,它们有时突然钻进水里觅食,有时又会在岸边梳理羽毛。”近日,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骑行爱好者姜逸霏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一群群候鸟。
像姜逸霏一样,入春以来,到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和乌海湖一号码头等处骑行、观鸟的市民越来越多,许多外地游客也专程带着望远镜、相机到我市观鸟、游玩。
“没想到北方城市也能看到这么多候鸟!红嘴鸥不怕人,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和它们互动、拍照,特别开心。”游客王海江说。
在我市各观鸟点,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向市民、游客普及候鸟保护知识,引导大家文明观鸟。
“这几年,飞抵我市的候鸟从数量到品种都越来越多,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也不断增强。我们通过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候鸟栖息地日常巡查和重点区域排查机制,为候鸟营造安全、温馨的家园。”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苏雅说。
生态改善的“生动注脚”
7年前,红嘴鸥、赤麻鸭、鸿雁等候鸟第一次以庞大种群数量落脚乌海。鸟儿的到来,让乌海人领悟到了大自然捎给这座城市的“口信”:只有生态好,鸟儿们才会来。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如今,我市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空气质量不断优化、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为众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环境。
“红嘴鸥年复一年地大规模到我市歇脚、休憩,更有金雕、黑鹳、黄嘴白鹭、遗鸥等频频现身,这些正是鸟儿对我市生态环境的认可。”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环孝说。
我市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境内青海湖—三江湿地线上。如今,每年有6科60余种鸟类、共计10万余只在我市繁殖、迁徙,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乌海增添灵动景致。
爱鸟护鸟的“坚定承诺”
连日来,市公安局海南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辅警沿黄河乌海段开展巡查,严密监控候鸟迁徙动态。
“随着黄河乌海段开河,越来越多候鸟飞抵乌海,我们全面开展‘春季候鸟保护’行动,通过实地巡查、无人机巡查、视频巡查等方式对候鸟迁飞通道、迁飞栖息地等开展巡护值守,消除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安全隐患。”市公安局海南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教导员孙涛说。
为了让候鸟在乌海能够安心栖息、繁衍,我市建立完善候鸟保护机制,全市多部门协同,常态化开展联勤联动、巡逻救助工作,并充分利用图像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全天候视频巡查,共同织密候鸟保护网。
“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全天候监测候鸟栖息地自然环境,排查影响水鸟资源变动的干扰因素、受胁因素等,为候鸟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撑。”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崔海燕说。
候鸟与城市的相遇,是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的生动体现,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诗篇将由我们共同续写。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