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定位 警犬嗅踪

寻找沙漠迷途骆驼

鲁吟

2025年04月10日

警犬在沙漠中精准地捕捉骆驼留下的气味踪迹。

本报讯 (记者鲁吟)近日,一次由我市联合救援队实施的跨区域立体救援行动获得成功。此次行动采用“无人机+警犬”协同模式,耗时16小时,成功寻回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走失的24峰骆驼,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超150万元。

3月28日,海南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收到阿拉善盟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人民政府协助函,称当地养殖专业合作社牧民的骆驼已在沙漠中走失7天之久。这批骆驼正值产羔、产奶关键时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牧民焦急万分,迫切请求警方伸出援手。

接到求助后,海南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立即与乌海市蓝天医疗救援协会、兄弟盟越野户外车队组成联合救援队,开展了一场无人机定位巡航、警犬嗅踪、机动越野车穿越的沙漠空地立体搜救行动。

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联合救援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无人机率先升空,其搭载的热成像镜头对2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沙丘沟壑展开细致的三维扫描,从高空视角将沙漠的复杂地貌清晰呈现,为地面救援力量指引方向。

借助无人机提供的信息,警犬“潇龙”和“贝克”在训导员的带领下,一头扎进茫茫沙海。它们鼻翼急速扇动,凭借敏锐嗅觉,更加迅速、精准地捕捉骆驼留下的气味踪迹。这大大缩小了搜索范围,提高了搜寻精度,使得搜救时间大幅缩短。

机动越野车队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穿越7处流沙区,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通过卫星通信与无线中继设备搭建的应急网络,实现了30公里半径盲区的实时信息交互,确保各救援力量协同高效。

在本次救援行动中,热成像无人机累计出动18架次,运用“热源轨迹回溯”技术成功锁定目标。双频海事卫星电话全程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无阻;4辆经过专业改装、搭载荧光定位系统的越野车,在古河道区域展开扇形搜索。随着实时数据不断回传,救援人员先后在75公里、160公里和215公里处寻获全部走失骆驼。其中,8峰刚出生不久的幼驼在灌木丛中被及时发现,随队兽医立即对其实施专项护理。

此次救援行动是公安战斗力向科技化、智能化、合成化的新质形态提升的生动缩影。海南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将继续加强警犬和无人机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空地一体、机犬协同”的作战新模式,拓展应用领域,填补空白盲区,更好地为警务实战增效提质。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