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敏
2025年04月16日
本报记者 毕晓敏
近年来,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温馨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温馨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议事平台,推行“遇事有商量、有事多商量、凡事好商量”的议事制度。社区党委牵头,联合包联共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热心居民等共同参与居民议事,畅通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在“馨”事厅,社区定期邀请各小区楼道长、居民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社区事务,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与建议,逐一回复和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
温馨社区做深做细网格化管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将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力量下沉到网格中;成立党员志愿先锋队,将服务延伸到“家门口”,激发自治“内动力”;由“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组成治理小组,开展微协商、微协调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针对物业服务滞后、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社区充分发挥物业党建联建效能,组建“小区巡逻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温馨社区特别关注“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提供多层次、有重点的精准服务;为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烫画、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养生等服务,每年累计举办培训活动30余场;同时,联合爱心协会、社会组织对困境儿童开展暖心关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老年人,社区携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食堂解决用餐难问题,为独居老人建立安全台账,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全面保障他们的居家安全。
温馨社区的精细化治理还体现在对居民需求的及时响应上。社区网格员通过“上门式”走访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高龄认证、心理疏导等服务。社区党委持续关注居民需求,妥善解决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纵深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
林荫街道温馨社区以实际行动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奏响了社区和谐之音。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