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艺
2025年04月17日
图① 侦查中心高效支撑各类案件办理。 图② 民警利用“指挥超图”精准派警。 图③ “视频+大数据”实战模型实现各警种资源共享。
本报记者 曹艺 文/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积极响应公安现代化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警”战略部署,以实现队伍专业化、装备智能化、应用实战化为目标,运用科技力量推动警务实战效能提档升级。
即日起,本版策划推出“警界‘智’变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我市公安机关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
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党委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入室盗窃、“拉车门”盗窃等传统侵财类“民生小案”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鲜明提出“更快地破现案、更多地破积案、更好地保民生”理念,凝心聚力打好“1234”组合拳,取得了传统侵财类案件发案持续下降、打击能力稳步提升的成效。
市公安局坚持“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的侦破理念,积极探索警情支撑、侦查研判、数据支撑、案件调度一体的打击侦查思路,全面锻造“专业+机制+大数据”的公安新质战斗力。
“1个中心”夯基垒台
“找到了!”“嫌疑人从这里更换了装扮。”……4月15日,在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民警、辅警紧盯屏幕,反复推敲细微线索,寻找破案“密码”。
为给全市各类案件侦办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市公安局整合反诈、技网侦、禁毒、经侦、科信等资源力量,集成金融、通信、互联网等各类分析研判手段,组建全市侦查中心,为传统侵财类案件侦破提供全量、全程、全力支撑。
“我们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打破警种资源壁垒,搭建‘视频+大数据’街面警情预警、视频巡视等五大类实战模型,实现全市所有资源一中心全有、会用。”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副主任方泽光说。
侦查中心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超级引擎”——
由刑侦支队牵头负责,精心选拔28名专业骨干力量入驻中心实体化办公,细化明确警情支撑、侦查研判、数据支撑、案件调度四大职能,在协查支撑上遵循“口头授权先行查询,书面手续同步办理”的原则,将协查支撑指令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有效提高支撑实战效能;
在警情处置过程中,有明确嫌疑对象的,三区公安分局发挥“动力单元”作用,依托部署灵活、快速反应等优势,迅速开展案件侦办和抓捕工作。对未能快速明确嫌疑对象的,侦查中心依托技术手段、资源优势和专业分析研判能力,深度挖掘各类线索,持续跟踪盯办并提出案件侦查建议,确保全市传统侵财类案件实现“发案—侦查—研判—破案”闭环管理;
……
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梳理警情下发侦查指令156条,涉及违法犯罪嫌疑人256人,支撑案件侦办163起。
“2项要求”靶向发力
近日,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新华派出所接辖区群众报警,称其车内财物被盗。派出所立即启动“小案快侦”机制侦办。
经调查,民警发现该案具有案发车辆停放时间长、视频监控时间跨度大等侦破难点。办案人员兵分两路:一组民警连夜排查周边10余家商铺寻找关键证据;一组民警反复对比周边视频监控设备寻找线索,并将案件推送至市、区两级侦查中心获得技术支撑。
最终,民警成功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并为报警人追回全部被盗财物。接过失而复得的财物,报警人唐先生激动地说:“我发现时已经有些晚了,本以为没什么希望,没想到民警这么快就帮我追回了财物,真是办案神速!”
近年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部“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要求,坚持聚焦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原则,做精市、区实战支撑队伍,做强派出所主防队伍。
市公安局成立打击盗抢骗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运用大数据手段梳理研判全市传统侵财类警情,归纳出“拉车门”“入室盗窃”等高发案件发生的时段和地段,形成“市区主责、大队主办、部门协同”的职责体系。对于已查明嫌疑人信息的案件,建立片区联动、所队联组、单元作战等多种模式,由刑侦部门统一调度各相关警种,做到一点发起、全域响应。
全市各公安派出所积极发挥“主防”作用,常态化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社区,上门讲解传统侵财类案件的规律特点、防范对策;织密夜间巡控网络,准确把握传统侵财类案件夜间高发规律,在全市16个派出所管辖范围设立163个必巡点、43条必巡路线,采取“定时+定点”的巡逻方式,确保夜间巡控无死角、全覆盖;利用“两微一抖”平台,制作新颖的法治宣传微视频,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全面筑牢防御阵地。
“3项机制”优化升级
“发现盗窃嫌疑人驾车逃离。”“凤凰岭派出所收到,立即前往现场。”“海勃湾交管大队收到,已作好应对准备。”……这是我市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指挥群”中常出现的对话,得益于信息互通机制的有力支撑,各警种得以迅速接收指令,协同作战。
“我们通过组建以全市各环节干部为成员的‘合成作战指挥群’,及时高效处理各类警情。横向上,各公安分局、部门利用该平台加强案件信息搜集广度,适时共享案件信息,有效提升信息利用效率;纵向上,市公安局与三区分局、各派出所三级联合会商研判警情,迅速将各项指令‘一竿子’直达基层,避免贻误战机。”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执行副主任韩振兴说。
市公安局以侦破传统侵财类案件为目标,针对该类案件发案特点、规律,科学合理制定会商研判、信息互通、调度通报3项长效机制,提高办案效率。
市公安局建立侵财案件三级会商研判机制,对一般盗窃警情由派出所研究负责,重大及系列盗窃警情由侦查中心和刑侦部门统筹,金额特别重大及跨区域流动盗窃案件由市公安局分管领导牵头,提高警情研判的针对性、有效性。目前,市公安局共组织各警种召开各级会商研判会15次,形成有价值信息85条。
“我们每周都会召开针对全市传统侵财类警情的调度会,通报全市3个区级公安机关、16个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成效情况。对于工作成效较好的,由相关人员作典型经验发言并在全市推广,工作成效落后的,由分管领导实地开展督导指导,帮助找不足、查原因、定对策,推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王智说。
“4力支撑”做强保障
遇到案件中对象不明的情况,如何找出侦破头绪?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如何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空间?遇到突发情况,如何有效找到突破口?针对这些问题,市公安局加强集约化建设理念,积极整合警力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强化刑事技术、社会资源、科技力量、警用装备支撑,推动传统侵财类案件侦破由“人力型”向“效率型”转变。
面对警力不足问题,市公安局依托科技力量,秉持“让预知预警走在风险前面”的理念,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日间,与猎鹰安防公司深度融合,在全市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安装130台可视化设备,对疑似犯罪行为进行智能化预警、报警;在夜间,与社区义警队伍、安防人员,对各社区、小区进行联动巡逻,进一步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形成有效震慑。
为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全市公安机关将传统侦查手段与社会面智能化设备相结合、将视频监控设备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补充侦查盲区缺项,提高案件侦破效率。同时,为基层所(队)一线民警、辅警配备新式电警棍100支、电击枪27把,进一步充实基层实战装备种类,补齐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情况上的短板弱项,有效提升实战水平。此外,市公安局充分发挥DNA、痕迹实验室作用,为侦破传统侵财类案件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侦查中心累计为基层办案单位提供线索15条,直接根据线索破获传统侵财类案件10起,串并案件23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