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艺
2025年04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曹艺)为切实增强全市各学校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连日来,我市公安机关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法制支队、禁毒支队、侦查中心等联合组成宣讲队伍,走进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民警、辅警向师生介绍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发出“多学法、知敬畏、守规矩、会避险、保安全”的倡议,并就识毒防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止校园欺凌等话题进行“以案释法”式宣传。治安管理支队民警检查校园技防、人防、物防安全设施,并使用移动警务办证车,现场为有需要的在校学生提供身份证、居住证办理服务。
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在海勃湾区第三幼儿园开展主题讲座。民警结合《乌海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重点围绕幼儿隐私保护、意外伤害责任划分、未成年人保护法责任条款等内容,向教职工进行详细讲解并现场答疑解惑。
市公安局乌达分局邀请乌达区实验中学学生走进警营,以参观、体验的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在反诈宣传教育展区,民警逐个案例拆解骗子“话术”;在禁毒宣传教育展区,毒品仿真模型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常见种类,明白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巨大危害;在个人安全宣传教育展区,民警按照防盗、防抢、防骗、防扒等类别,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反邪教宣传教育展区,民警带领大家了解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展区,民警手把手教学生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讲解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应对;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展区,同学们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踊跃回答问题,将交通安全要点牢记在心。
市公安局海南分局民警走进市第十八中学、市第十九中学,开展沉浸式禁毒安全教育课。民警通过展示毒品仿真模型、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特征、危害,强调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滥用复方感冒药、含可待因止咳水等药物。民警、辅警与师生们积极交流,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反复叮嘱学生交友务必谨慎,远离不良场所,避免被引诱吸毒。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朋友宣讲团走进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开展“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活动中,宣讲团紧紧围绕幼儿交通出行安全,通过游戏互动、案例还原等方式,带领大家真实模拟“鬼探头”、道路玩耍、汽车盲区内行走等危险行为。模拟体验结束后,宣讲团结合师生的感受体验,为大家讲解相关行为的危险性,有效提升师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区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分别在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中学、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开展反恐防暴宣传教育活动。民警、辅警通过讲解案例、现场答疑、有奖问答、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向学生详细讲解恐怖主义的危害,公布了相关案件线索举报方式和渠道,在夯实反恐怖工作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凝聚“守护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的共识。
此次公安机关系列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覆盖全市师生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宣传品共计1.2万余份。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