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红色服务促发展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服务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马宏伟

2025年04月18日

本报记者 马宏伟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非公企业以及就业人群、各类人才的集聚地,是党建工作的关键领域。为更好促进机关党建联系凝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力量,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建了由22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红色服务团”,深入推进“红色服务团”工程,全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助力园区健康发展。

汇聚同“新”力量

服务效能再提升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充分考虑到园区内企业集中、人员密集的特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着力破解要素保障瓶颈,拓宽融资渠道,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落实人才引进举措,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交流会及环资督帮办、高新企业申报指导等系列服务活动20余场,通过“政策宣讲+问题解答+业务指导”三位一体的服务方式,成功帮助多家企业完成项目申报,累计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切实将惠企政策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此外,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理论知识和惠企政策,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应用效率。

搭建护“新”阵地

扎实举措惠民生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完善解决拖欠农牧民工工资的相关机制,成立根治农牧民工工资专项工作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工作组深入企业开展防止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检查和政策宣讲,积极处理信访、12345平台各类事项700余件,推动化解信访积案8件,帮助2900余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7000余万元。

此外,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医疗、冬送温暖”慰问活动,今年还推动园区新建职工食堂和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解决了3000余名倒班职工的食宿问题。

基础配套更完善

园区发展增动能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焕新提质”工程公益林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园区绿化面积达617亩,种植树木6万株,铺设绿化管网28.3公里。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绿色共治,合理规划企业绿化施工图,园区企业新增绿化21亩,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道路实现全线贯通,供水、污水处理等管网系统完成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承载能力。特勤消防站、智慧警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生活配套服务区、电子警察系统、安保监控设施及太阳能路灯等项目顺利完工,为园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红色服务常态化

初心使命再彰显

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两新”党组织将党建意识、党建元素、党建活动融入实际工作,持续引导非公企业党员亮身份、立形象、担责任。在各企业设立党员责任区,非公企业党员自发组织开展清理厂区外围环境卫生、为大病职工募捐和开展“红色班组”党课等活动,积极展现党员担当。

同时,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红色服务团”常态化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排查火灾隐患和慰问老人等活动,在园区一线开展女职工“两癌”筛查、民歌大赛、乌兰牧骑送演出和急救培训等活动,为园区新增1个医疗便民诊疗点,进一步提升园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持续深化“红色服务团”建设,将其纳入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两新”企业精准延伸,切实提升园区企业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