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三项数据破百增长

乌海外贸开局有力 起势良好

——“数字背后看活力·一季度乌海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王超

2025年04月24日

■落实六个行动 聚力十项重点工作

本报记者 王超

春日的乌海,涌动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一季度,我市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全市进出口总值达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4%,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67.6%,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达89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2%,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探寻我市外贸开局红火的背后原因,“创新”“专注”“差异化发展”是外向型企业发展答案中的高频词。

4月22日,走进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产品快速成型。库房内,小型装卸车、大型货运车紧密对接、相互配合,满载着检验合格的聚氯乙烯树脂出口产品的货运列车整装待发。不久后,这些产品将通过陆海联运销往东南亚市场。

产品热销海外,离不开“创新”这一关键词。2019年,该公司启动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及配套设施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打破过去只生产SG-5型聚氯乙烯树脂单一产品的局面,新增SG-8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不仅突破“卡脖子”工艺,更构建起了“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快速响应机制。如今,该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3万吨季戊四醇及配套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后,企业将成为国内季戊四醇行业的领头企业,产品也将成为又一出口的拳头产品。

“一季度出口化工产品11745吨,创汇740万美元。其中,聚氯乙烯出口8000吨、片碱3000多吨、桶装电石230吨。全年预计出口6.5万吨,靠着科技打市场,我们信心十足。”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波说。如今,这种专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培育模式,正成为我市外贸企业突围的新路径。

企业出海加速跑,政策服务添把劲。走进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报关员正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快速提交出口申报单。作为我市首家获得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证书(AEO)的企业,通关效率的提升让公司外贸业务如虎添翼。

“取得AEO认证这张‘绿色通行证’,查验少了、通关快了,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了30%以上。”公司报关员丘敏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通关数据说。AEO认证带来的不仅是“快”,更是“优”——优先办理、降低查验率、信用担保等多项便利叠加,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这张认证就像国际市场的VIP卡,让企业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收获了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信任,订单也更好谈了。”公司总经理韩吉珍对此深有感触。

认证效应正在持续释放,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一季度出口额达到5320万元,同比增长206%,创下历史新高。如今,尝到甜头的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又有了新动作,正充分利用AEO认证企业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上不断拓展业务版图,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AEO认证不是终点,而是企业国际化的新起点。”韩吉珍掷地有声说道。

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巩固。今年,乌海海关全面落实RCEP关税减让政策,指导企业用好原产地规则,降低贸易成本,前3个月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9份,总值2408.19万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3.46%、25.98%。针对外贸企业需求,积极推行“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重点企业“一站式服务包”工作,调研企业出口难点和通关堵点,推送政策19条,现场解决问题1个。扎实做好企业信用培育工作,认真落实AEO差别化管理措施,积极推动“批次检验”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应用逐步扩大。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提前申报、预约查检、即报即检、优先出证等绿色通道,优化通关流程,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走出去”保驾护航,不断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共有10个新产品实现首次出口,有效推动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

“面对全球经贸形势的复杂变化,下一步,乌海海关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落实落细海关总署及呼和浩特海关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在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上持续发力,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乌海市经济发展贡献海关力量。”乌海海关副关长李向民说。

记者手记

采访中,“变化”成为企业家的高频词。从“埋头生产”到“抬头看路”,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乌海制造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这种转变背后,是创新基因的持续激活,更是外向型经济生态的日渐成熟。当更多企业读懂国际市场的“语法”,掌握全球贸易的“算法”,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故事必将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