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特色贸易区:

冷链升级 智慧仓储冷库建设驶入快车道

鲁吟

2025年04月24日

海南区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智慧仓储冷库内,工作人员调试制冷循环系统。

■落实六个行动 聚力十项重点工作

本报记者 鲁吟 文/图

自2023年10月17日开园以来,海南区中蒙俄特色贸易区便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布局跨境电商新领域,全力推动外贸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年,贸易区再度聚焦智慧仓储冷库建设,加快智慧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步伐。

近日,记者深入智慧仓储冷库建设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地面浇筑作业与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同步推进。目前,地面防水作业已基本完工,控制设备和数字系统也已安装完毕,静待投入使用。

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智慧仓储冷库占地面积14211.72平方米,楼高15.15米,共两层。其中,一层为低温冷藏库,库内温度维持在-35℃至-25℃,这里是肉类、海鲜等食材的理想储存之所;二层为常温保鲜库,温度控制在0℃至10℃,主要用于存储果蔬、干货等食材。

这座冷库整体吞吐量可达1.8万吨,计划总投资4600万元。截至目前,主体建设、管网以及电气等配套工程均已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900万元。当下,库体保温、地面施工以及消防管道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预计今年年底即可竣工并投入运营。

海南城镇建设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君介绍说:“这座冷库采用标准化建设模式,充分融入智能环保理念。在制冷循环系统方面,我们摒弃传统的氟利昂制冷方式,转而采用新型水循环制冷技术,这种技术不会产生污染,有助于节能减排。同时,通过引入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先进保鲜技术,我们能够对仓储环境进行精准调控,有效延长储存产品的保质期,彰显出科学、高效、安全的显著特点。”

在建设中的控制室里,制冷循环系统动力装置和中控大屏已安装就位。马君向记者介绍,待冷库正式投入使用后,借助这里的智能设备,工作人员只需轻点按钮,就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货品状态,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及时定位调整温度和湿度;还能操控自动化提升机和穿梭车,实现储存产品的高效流转搬运,确保仓储作业始终保持高效运转。

马君还表示:“冷库整体建成后,我们将全力打造智慧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其辐射范围将超过200公里,这将填补地区冷链领域的空白。届时,我们可以将我市和周边地区各类优质农副产品进行储存、整合,再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广泛的营销网络,助力这些优质农副产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早在冷库建成前,我们就与乌海市菜鲜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旨在有效调剂淡、旺季市场需求,最大程度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经济损耗。”

作为海南区构建“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全产业链体系的关键一环,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智慧仓储冷库对于整合中蒙俄的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从单一的“过路经济”向多元的“落地经济”转型升级,未来使用前景十分广阔。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