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丽华 李秀兰
2025年04月25日
矿井深处,机械的轰鸣与岩层的裂变声交织。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公乌素煤矿328米的地心深处,综掘二队队长路世锋的声音格外响亮:“大伙加油啊,注意细节,努力做到最好一定能闯过这道难关!”他个头不高,声音穿透巷道,给大家注入动力。
扎根煤海 坚守底线促发展
2006年5月,刚从甘肃煤炭工业学校毕业的路世锋,成了一名掘进维修工。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在煤矿干出点名堂。
他从最基础的维修工干起,先后担任技术员、跟班副队长等。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以他的实干和创新智慧为支撑。一旦遇到难事、急事,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了口碑。
2020年,综掘队要进行公乌素煤业公司021601回风石门施工,这可是全岩掘进,其中有一段是宽9米、高6米的半圆拱大断面交叉点施工,大断面巷道挖好后,还要再挖两条绕道和南副斜井、12号轨道下山打通形成车场。施工难度高、条件差、底板高低不平,包括技术指导、打眼放炮、巷道成型,每一项都难上加难,加上巷道拐弯,运输设备故障不断,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
担任综掘队副队长的路世锋偏不信邪。他一头扎进现场指挥,查阅专业资料,结合实践经验,创新方法,最终带领大家高质量打通了两个车场,给021601综放工作面的后续工作开了个好头。
2021年2月,路世锋担任综掘一队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此不断提升自己,同时秉持“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理念,要求支部党员养成“爱学习、严律己、回头看”的好习惯,并坚持“党建+安全+生产”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在路世锋的带领下,综掘一队在辅运巷反掘建成了公乌素煤矿第一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综掘一队党支部被我市评为“最强党支部”创建示范点,他自己连续三年被评为公乌素煤矿优秀党务工作者。
勇挑重担 精细管理破难关
2024年3月,路世锋担任综掘二队队长。综掘二队是个老区队,46岁以上的职工超过一半,而在矿山追求年轻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带好这个队并不容易。路世锋一上任就将职工按年龄分组,根据每个人的素质、技能、特点等情况,安排最合适的岗位。
路世锋一边跟着班组干活,一边琢磨,决定推行精细化管理,创建标准化示范区。他明确各班组职责,强调互相补位,使得生产班和检修班紧密配合,掘进各个环节十分顺畅。
没多久,路世锋带领的综掘二队就迎来了一场硬仗:需要把16号主井二部的旧皮带撤下,清理巷道内杂物、硬化管路,然后再装上新皮带。但巷道平均坡度有20度,底板还滑,皮带件全靠人工搬,安装工艺又特别复杂,需要达到标准化示范皮带的质量,每个环节都得精确无误。
“那段时间,感觉压力特别大。”路世锋说,他天天到现场测算,用BIM模型一遍一遍预演,把每个步骤的责任都落实到人。施工时,他盯着现场,一旦发现不合格马上督促整改。最终,450米的皮带提前10天装好,标准化示范设备硐室也建好了,综掘二队还得到标准化亮点工程奖励。
共战硬岩 精准贯通创佳绩
就这样,路世锋不断学习,不断解决问题,但还是有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公乌素煤矿的21采区水仓掘进、1606下部车场和9号轨道下山贯通工程。岩石硬,运输系统复杂,用老办法掘进风险特别大。
路世锋一趟趟地去现场测算,与队领导班子商量,最终决定采用分段二次成巷的办法,在硬岩段用放震动炮加机掘的方式挑顶垫底掘进40米后,再缩皮带机尾二次施工。
在011606下部车场掘进时,巷道断面大,顶板破碎,路世锋马上想出了一套综合管理办法:给员工发放防护面具,并想办法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施工时,断层裂隙总是出现软硬岩交互变化,测量人员背着重重的仪器在又窄又潮的巷道里一趟趟跑,一点儿误差都不放过,给巷道掘进精准导航。施工人员在路世锋的带领下,操作得特别精细,安保措施也落实得一丝不苟。
2024年12月31日,1606下部车场和9号轨道下山精准贯通。那一刻,井下的欢呼声响彻巷道。
“值了,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路世锋的声音有些颤抖。
多年来,那个下定决心要干出点名堂的“80后”小伙儿一路奋进,先后获得乌海能源公司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还被评为2024年度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
日前,路世锋带领着综掘二队的队员们用“DeepSeek”分析隐患、用“Xmind”生成思维导图,尝试利用AI技术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路世锋带领队员们积极拥抱新技术,用实干书写担当,激励着更多煤矿工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进。(蔺丽华 李秀兰)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