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孟欣
2025年04月27日
■抓党建 促发展 强治理 转作风
本报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孟欣
党建引领风帆劲,攻坚克难正当时。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2025年作为攻坚突破年,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硬仗,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市各方面工作整体提升”。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会要求,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在全市开展“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工作,激励党员干部在服务保障自治区“六个行动”和市委“十项重点工作”中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争创佳绩。
强化责任担当,奏响攻坚“合奏曲”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力量组建“党员攻坚队”和“红色服务团”,坚持以党建促发展,在合力攻坚、解难纾困中展现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一是专题部署强动员。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党员攻坚队”“红色服务团”成立方式、工作任务、队伍管理以及“党员示范岗”创建范围、数量等作了详细解读,明确了10家总牵头部门担负起牵头抓总责任,27家责任部门密切配合,为“党员攻坚队”的组建指明方向路径。10家总牵头单位现场认领任务、作出承诺,进一步构建起攻坚队组织架构。二是靶向发力解难题。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统筹全市36家部门单位创建“党员攻坚队”32支(其中,独立攻坚队13支,联合攻坚队19支),223名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化身攻坚队员,围绕全市“十项重点工作”细化分解的32项重点工作和“揭榜挂帅”9项任务,聚焦工作任务推进中的某一项难点堵点问题,以“小切口”入手,承诺攻坚克难项目35个,涵盖全市招商引资、生态治理、旅游发展、三产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重点领域,努力实现以“小切口”服务“大发展”。三是助企纾困促发展。市委社会工作部按照“纵向抓统筹、横向抓联动”工作思路,分地区、分类别组建“红色服务团”82个,明确服务对象109个,推行“点对点联系、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各服务团严格落实深入企业走访、结对共促共提、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等5方面19项重点任务,初步报送解决问题清单64个,合力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用工引才等方面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努力构建属地优势互补、行业协同共进的红色服务格局。
完善机制保障,唱响攻坚“进行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坚持高位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构建“组织构建—过程管理—机制建设”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为“党员攻坚队”“红色服务团”高效有序推进注入强劲动能。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实行“双过硬”选拔标准,32个攻坚队队长均由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同时配备65名县处级、116名科级业务骨干党员,82个服务团团长均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形成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兼备的攻坚、服务梯队,确保每支攻坚队、每个服务团均实现“方向引领—业务精通—服务高效”的有机统一。二是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对攻坚队、服务团实行“无感考察+定期调度”机制,第一时间了解项目进展、分析疑难问题、商讨解决方案、动态调整优化,确保各攻坚项目和为企服务事项整体进展顺利、稳步推进。采取项目化管理、节点化推进的方式,深入了解攻坚队、服务团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为攻坚队、服务团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党员攻坚队”“红色服务团”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和干部考评体系,设立“党员示范岗”,表彰在推进“十项重点工作”“揭榜挂帅”项目、助企行动等工作岗位中业绩突出、示范性、代表性明显的先进党员,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助力乌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重点突破,谱写攻坚“胜利曲”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各领域攻坚队既立足本职“单打独斗”显身手,又打破壁垒“联合作战”聚合力,大力推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难题共解工作机制,形成领域聚焦、精准发力、协同推进的攻坚格局。在民生领域,“暖企为民”党员攻坚队全力开展“就业政策落地”专项行动,累计释放红利7967.49万元,组织创业培训538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12万元,扶持创业主体79个,不断凝聚校企多方合力营造创业创新更优环境。“养老服务”党员攻坚队打响擦亮“颐养乌海”养老特色品牌,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发放老龄补贴,按照每人每年400元至800元标准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改革创新领域,“破除数据壁垒”党员攻坚队依托创新数据融合计算服务,助力多部门实现“静默认证”“无感智办”,累计比对数据 1133.93万条。“科技兴蒙”党员攻坚队全力推进“政策落地工程”,梳理印发《科技惠企政策清单》,开展各类政策解读29次;推动73户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中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额达6.71亿元;向自治区科技厅推荐登记科技成果113项,同比增长214%。在招商引资领域,“红帆引航 聚力招商”攻坚队创新招商模式,前两个月引进国内外资金9亿元,同比增长25%。在安全生产领域,“应急铁军”攻坚队建立“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完善重点部门“精准帮扶”机制,累计整改隐患3.5万项,整改率保持在95%以上。在助企纾困领域,全市82家红色服务团均已对接服务对象填报需求问题清单,目前开展助企帮办、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等活动38次,解决诉求21个。
下一步,乌海市将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党员作用发挥,紧盯制约乌海市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生态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引导“党员攻坚队”“红色服务团”树立“有解思维”,主动服务融入大局,带头攻坚克难,为民解忧为企纾困,在落实自治区“六个行动”和市委“十项重点工作”上下实功、出实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