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住上“小高楼” 种植户日子节节高

——我市积极推广立体栽培技术助力草莓种植提质增效

王蒙

2025年04月27日

种植户正在为草莓除草。

草莓在种植架上长势良好。

本报记者 王蒙 文/图

4月22日,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富海观光农业园草莓科技小院里,和一般大棚种植的草莓不同,这里的草莓都生长在一排排整齐的种植架上,红彤彤的草莓挂在枝头、悬在架上,十分惹人喜爱。

走进草莓大棚内,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抬眼望去,离地一米多的种植架上种满了生机勃勃、长势喜人的草莓;穿梭在种植架间,一颗颗鲜红欲滴、圆润饱满的草莓宛如璀璨的红宝石,从绿叶间“探出头”来,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种植户牛尚海正在察看采用立体栽培技术的草莓长势情况。“这是一种三维立体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前一亩地最多种8000株,现在能种2.4万株,产量提高了3倍,而且草莓个头更均匀,卖相更好。”牛尚海告诉记者,这种种植方式不仅省工、省力,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摘草莓也不用弯腰了。此外,这种种植模式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节水50%。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广立体栽培技术,突破环境限制,助力草莓产业提质增效。立体栽培采用多层架结构,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通过精准水肥调控和光照管理,使草莓生长环境更加优化。

“立体栽培最大的优势是节省空间、便于管理,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市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安晓娟介绍,传统地栽模式容易因土壤湿度过大引发病害,而立体栽培采用无土基质,配合滴灌系统,既能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又能有效降低病害风险。

看着茁壮成长的草莓苗株,牛尚海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将采用同样的种植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引进立体草莓智能化种植系统,以后只需在手机端进行操作,就能控制棚内的湿度和温度。”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