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阳
2025年04月28日
居民在一起协商议事。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近年来,乌达区坚持将创新网格机制、完善服务机制、深化多元协同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激活基层治理末梢根系,让民生暖流浸润千家万户,绘就共建共治新图景。
乌达区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五定”机制,构建“网格—微网格—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设置148个网格并配套68个网格党支部,选树360个党员中心户,配备专业网格队伍624人;建立“履职+协助+保障”三张责任清单,首创“五人小组”准入机制,配套出台村(社区)赋能和服务保障清单;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网格,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累计解决管网改造等民生问题1200余件,政务服务办理时限显著压缩。
乌达区推广延伸“流动办公桌”等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建立“1+N”议事工作机制,运用议事协商“五步法”,发动居民代表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累计解决渗水井堵塞等民生实事3000余件;将街道与社区便民大厅整合成综合窗口,承接12类政务延伸服务,通过错时延时、上门直办等方式累计帮办代办服务1.5万余次;培育“邻里理事长”等调解品牌,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出街道。
乌达区推动公安等职能部门及供电等民生服务企业进网入格,建立巡查走访、联席会议等矛盾化解机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件,高效处理信访事项;建成10个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活动场所,培育33个社会组织;开发志愿服务平台,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件,开展2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一号通”“红管家”线上服务平台,畅通民意响应渠道;通过“百家宴”“腌菜节”等邻里活动培育群众自治品牌,激发居民共建共治活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