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本报评论员

2025年04月29日

本报评论员

军民团结一家亲,携手同心向前进。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这既是对我市双拥工作的肯定,也是全市党政军民携手并肩共绘鱼水情深画卷的最好见证,更是对不断开创乌海双拥工作新局面的再动员、再部署。全市上下要以此为新起点,同心协力续写全市双拥工作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多年来,全市军地各级坚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勠力同心,团结奋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形成了军地军民深度融合、地方发展与国防建设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双拥工作,承载着军地间“绿叶对根的情谊”,是一场双向奔赴。从市领导慰问驻市部队官兵到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从地方大力支持乌海舰建设到驻市官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从建立95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到设立双拥主题公园、“双拥号”公交车、“双拥号”游船……一幅幅军民团结的精彩画卷在乌海大地上绘就。“军爱民、民拥军”的理念渗透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全市党政民学齐拥军的澎湃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推动着我市双拥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

“全国双拥模范城”不仅是荣誉,更是使命。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大局出发,充分认清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双拥工作体系、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双拥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载体,持续深化军民水乳交融、鱼水相拥的广泛共识,把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军队、情系官兵、支持国防的政治热情,积极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风尚,谱写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篇章。要严格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全力做好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优待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部队后顾之忧,把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站在新起点,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国双拥模范城视为宝贵的城市名片,继续秉承“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更加完善军地协同共建工作机制,全面深化双拥创建活动,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进新时代双拥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双拥之花在乌海大地开得更加绚烂多姿、璀璨夺目。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