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康健是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回顾书法学习之路,他认为在深入学习和探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从多个维度发掘其中的奥秘与乐趣。他说:“书法学习与创作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实践和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也要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书法练习中,对字体造型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对字的造型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再去雕琢笔画细节,就能事半功倍。康健说:“不同朝代的书法风格各异,如唐朝书法法度严谨,宋朝尚意,明清尚态。我们在临摹时,要理解并把握这些风格特点,同时也要明白书法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碑和帖各有千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也可以尝试将两者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也不容忽视。无论写楷书还是草书,都需要讲究布局。布局不仅仅是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更是一种整体的美感呈现。康健认为,在书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但可以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失误转化为作品的亮点,形成一种矛盾统一的艺术效果。他说:“比如在一行字中,如果有一个地方写得不好,我们可以通过下一行的书写来纠正,使整个作品更加和谐生动。”
作为书法学习者,不应局限于一种字体,而应广泛涉猎多种字体,博采众长。康健说道:“在古代,对文人的要求极高,书法家不仅要擅长书法,还要会刻章、作诗吟赋。虽然我们现在难以达到古人的标准,但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书法是一种艺术情感表达的方式,不同的情感状态下要用不同的书体来表达。康健说:“当我们心情平静时,可以选择练习楷书;当我们心情激动时,草书则是最好的选择,能够尽情抒发情感;而当我们心境开阔时,书写颜体或隶书,更能展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纵观历史上的经典书法作品,大多与书家创作心情有关,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等,这些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正因如此,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此外,书法学习的目的不同,心态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康健说:“如果将书法作为考学的途径,那么刻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努力来弥补差距。但如果只是把书法当作一种爱好,那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更为重要。想让书法一直陪伴自己,就应把握好心态,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保持对书法的热爱与初心。” (张文杰)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