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瑾 石智鹏 整理 刘春霞
2025年06月11日
请扫码观看
日前,海勃湾区滨铁佳苑小区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在2024—2025年采暖季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她既委屈又生气的事,具体什么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王女士告诉记者,2024年9月27日她去武汉看孙子,走之前办理了暖气停供,停供协议和电子发票都有。办理停供后,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过来把两头的管掐了,安上了堵头。但没有贴封条,只是断开了。
看到供暖管道断开后,王女士和老伴放心去了武汉。没想到2024年11月,楼下的邻居联系她,说她家里漏水了。这次漏水导致王女士和邻居家的墙皮和木制家具不同程度起皮受损。但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儿让王女士感到委屈。
2024年12月6日,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稽查队给王女士发了一张通知,限她3日内到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处罚,说她私接热水。王女士表示,他们一直在武汉,有往返的机票证明,家中没人,私接管道从何谈起,这个处罚实在冤枉。
带着王女士的疑问和诉求,记者来到了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王女士家漏水后,他们跟物业上门查看,当时王女士家的供暖管道已经接通,所以下达了私接的处罚。但是王女士猜测,今年对门邻居正好办理复供,而且两家的管道就在一个管道井内,有没有可能是误接了?
对于王女士的猜测,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无法查证,但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客服部的工作人员查看了王女士的机票等证明材料,也再次与稽查队进行了核实,最终认定王女士私接的证据不足。
王女士的诉求终于达成,她的遭遇可能是个例,但是通过这次私接暖气的争议,也暴露出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在管理中存在信息核实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在贴封条时能保存下更充分的照片和视频证据,或者与用户当面核实确认,另外在下达处罚通知前,一定要强化调查程序,这样才能避免误判引发矛盾,完善的工作流程才能对真正的私接行为起到更好的震慑和处罚作用。
(记者刘瑾 石智鹏 整理 刘春霞)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