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街道:

“书记项目”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毕晓敏

2025年06月11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漫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背街小巷整洁有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欢声笑语不断……一幅幅温暖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凤凰岭街道党工委以“书记项目”为有力抓手,将“民生清单”切实转化为“幸福账单”,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坚持问题导向

从难处精准“领题”

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征程中,凤凰岭街道党工委始终将问题导向摆在首位,敢于向难点“叫板”,勇于向堵点“开刀”,确保“书记项目”精准对接民生关切。

在选题环节,各级党组织书记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在基层治理的“断层带”精准“领题”。今年,街道精准确定了70个“书记项目”选题,涵盖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等多个方面,精准覆盖了群众生活需求。

为确保项目高效实施,街道建立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同时,按季度调度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书记项目”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抓住关键环节

点对点有效“破题”

为保障“书记项目”取得实效,街道整合多方资源,在民生保障的“空白区”精准“破题”,以“书记项目”的“硬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各级党组织书记“领题挂帅”,亲自谋划,推进项目。他们以“居民关注什么?要推动什么?能带来什么改变?”的“三问”让项目“整装待发”,集中解决居民所需的养老、教育、医疗等问题。

在“卸包袱”方面,街道深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要求,通过精文减会,让书记们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同时,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通过共建共治、公益捐赠等形式,为项目实施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将“问题现场”变为“解题战场”。

聚焦落脚之处

用实效精彩“答题”

街角的花坛、小区彩绘文化墙……一幕幕微场景的细腻蜕变,正悄无声息地撬动基层治理的“大格局”。书记们牵头挂帅,将“烫手山芋”变成“示范项目”,让幸福在群众家门口升级。

每周五的“书记亲民走访日”,党工委书记带队走街串巷,现场办公解决飞线充电、私自圈地种菜等急难愁盼问题26件。在长青社区,通过“门前树下议事会”,邀请党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三方,多次协调并组织居民集资,用2个月时间破解了困扰银海花园小区居民多年的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在新城社区双拥街,“商圈党建联盟”应运而生,商圈运营主体、商铺经营者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自发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热水、休息区。在三金B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阵地,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让青少年感受到信仰的温度。每逢传统节日,各社区“邻里节”热闹非凡,包饺子、非遗剪纸、露天电影播放等活动精彩纷呈。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答卷”,凤凰岭街道用“书记项目”的“绣花功夫”,绣出了基层治理的“新颜值”与“新内涵”。街道将持续以“书记项目”为重要抓手,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