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5年06月24日
本报记者 赵荣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考后经济”开始升温。驾校里,准大学生扎堆儿练车;数码店里,大家摩肩接踵;理发店里,来探索新发型的大学生排起了长队……
这些“账单”累积起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是笔不小的开销。那么,如何将这份沉甸甸的支出化为促进孩子成长的“成长账单”?
镜头一:高考结束驾校爆满
为了吸引准大学生在暑期学车,我市各大驾校纷纷在高考后推出了特色服务和相应的优惠政策。
在海勃湾区某驾校的报名点,许多准大学生慕名而来。“听说驾校有很大的优惠,我赶紧来看看。听说这家驾校教练水平高、有耐心,在这里学车通过率会高一些。”一位学生称,他表哥去年报名了这家驾校,教练员很贴心、很有耐心。从理论学习到后续的实操培训,教练员不仅着重讲考试考点,还讲到了开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准大学生小刚告诉记者,在家猛补了几天觉后,他就赶紧和同学一起到驾校报了名,开始学习科目一的知识。“平时只了解一些类似‘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交通规则,仔细学习后才知道,交通法规的内容非常多,开车时都要了然于胸。”小刚说,“驾校为我们合理安排课程,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帮助我们通过每一科考试。”
“每年高考之后这段时间都是学生报名学车的高峰,我们驾校全员备战,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阶段性培训内容,顺利参加考试并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某驾校负责人张胜利表示。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不少驾校为学生的通勤方便提供了免费接送服务。为满足学生的用车需求和缓解学员的排队压力,许多驾校的教练车已经全部上岗。此外,在部分驾校,学员可以通过预约,尽量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去练车,免去排队等候的烦恼。除了这些“硬福利”,各大驾校在“软服务”上也下了功夫,如全面清洁教练车、进行教练员素质教育培训等。
镜头二:电子产品销量走高
高考结束后,一股由考生群体主导的消费热潮正悄然涌动,不少考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挑选电子产品。各大数码品牌为此推出了“考生福利”等优惠活动,让“考后经济”迸发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记者在海勃湾区某数码店看到,不少年轻人在家长的陪同下选购电子产品。店员告诉记者,每年暑期高考结束后,电子产品都会迎来销售旺季。市民陈女士说:“高考结束了,我们想给孩子换一个好点的手机,享受了‘国补’和学生补贴以后,手机便宜了将近700元。”
市民王先生则带着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儿选购电脑。“孩子大学准备读设计类的专业,需要一台好的电脑,我们准备先在市里看看,比下价格,做到心中有数。过几天再到银川、广州逛逛,看看那里的产品,最后再决定买哪个品牌。”王先生说,“手机是前几年买的,性能啥的都还不错,等需要的时候再买。”
一手机店老板告诉记者,当下买手机等电子产品恰逢“6·18”购物节,叠加“国补”、学生优惠等政策,一部手机比平时要省好几百元。高考考生凭借准考证和身份证便能享受专属优惠,同时在购买电子产品的基础上可以低价选购蓝牙音箱,如果买手机、电脑也有赠送充电宝、耳机等促销活动。“最近来店里的顾客,学生相对来说要多一点,我们会根据每一位顾客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手机、电脑。比如说一台内存512G、价格5999元的华为Mate70手机,加上各种补贴之后价格可以降到5000元出头,相对来说很优惠。”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目前,电子产品销量虽高,但还处于预热阶段,会在7月下旬8月初进入销售高峰。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00后”更喜欢有设计感和具备生态互联功能的产品,如“苹果全家桶”“华为生态”“小米互联”等,越来越多的品牌生态产品也进入了准大学生“买买买”清单中。
镜头三:多样化消费真不少
除了考机动车驾驶证、购买电子产品等消费外,旅游打卡、健身塑形、微整形等方面的消费同样颇受准大学生欢迎。
家住海勃湾区的刘轩已和同学出发,共游南京。作为拥有灿烂文化和深厚历史底蕴的古都南京,中山陵、牛首山、夫子庙、南京总统府、南京博物院都是非常不错的景点。她说:“这次旅游是我们成长的一步,全程一起做攻略、买门票,订机票、订酒店。一步步走来,人文历史、自然地理,还有街头巷尾的美食,长了不少见识。此次出行也能让父母放心我们将来在外读书。”
我市各旅行社也早早推出了针对准大学生的毕业季旅游,如港澳专列12日游、甘南火车双卧7日游、鄂尔多斯草原2日游、福建厦门双飞6日游等。有家长表示,毕业季旅游不仅能让孩子放松心情,还能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有人将时间花在旅游放松上,也有人忙着健身塑形,或是微整形来为自身颜值加分。海勃湾区海北街某健身会所工作人员介绍,高考过后,运动人群中学生的数量多了起来,办游泳卡、健身卡,一些不擅长使用器械的孩子还报名私教课,选择一对一的训练。
而小慧想要微整形的心愿由来已久,她是典型的单眼皮,因为肿眼泡让眼睛显得更小。“我像姑姑,她年轻时做了双眼皮手术,十分自然漂亮。因为这个暑假时间长,我已经预约了医生,准备到北京去做。”她期待地说,“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光彩。”
一位家长称,高考后,考生烫发、染发已属基本操作,有的女孩子还会做双眼皮、学化妆。“有人觉得这是成长路上的必然,可我觉得还有些早。”她说,“上大学后仍旧是孩子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现在可以适当地修饰自己的外形,但别将目光过度集中在外在上。”
要培养孩子“财商”与责任感
高考过后的种种消费,让不少家长直呼“比备战高考还煎熬”。电脑品牌不同,价格不同,四五千元起步至两三万元不等;手机怎么也得配个3000元以上的,否则运行速度太慢;国内旅游万元以内,要是出国照着2万元起步……高考后是消费欲望井喷期,更是“财商”教育的黄金期,家长与其回避家底,不如摊开账本教孩子取舍。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工薪阶层,每个月不到8000元的收入。读书时候的花费不会一下子集中,我们能勉强应付,可高考过后要是满足孩子考驾照、旅游、买手机电脑等方面的要求,一下子就得近3万元。再加上开学后的报名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的采买,怎么也得万余元,压力着实大。”家住海勃湾区的李女士坦言,与其委婉地告诉孩子“别买了”“少买点”“买不起”,还不如大大方方地给他算算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让他自己选择,列出“必买清单”,对于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到需要的时候再买。
读大三的小敏称,几年前她跟风购买了全套的手机、电脑、平板,4000多元的平板使用频率却不高。求学过程中,她还发现,电脑的使用频率与学生选择的专业、性格、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动画设计或电子技术等专业,电脑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一位高中老师表示,高考后的孩子消费观念尚不成熟,家长应正确引导,在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保持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其实,一些家庭早已预见了高考后孩子的暑期账单,不论家庭条件好坏,家长都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她建议,可以将暑期预算拆分,如生存包:电脑、手机,12000元,发展包:驾照、眼镜,4500元,享受包:旅游3000元,购物另算。如果孩子想要照着顶配买,好的,但暑假得兼职赚差价。
当商家把“人生只有一次,别让青春留有遗憾”标语打得遍地都是,我们需提醒孩子警惕其背后的消费陷阱。消费前,可以这样问自己“你需要它干什么?”“能用现有东西替代吗?”“过些日子你还想要吗?”灵魂拷问之下,多数冲动消费现出原形。这位老师表示,对于准大学生来说,“账单”不仅仅是一张经济清单,更是一份关于成长与责任的考卷。18岁的孩子,该学的不是花钱,而是把欲望练成翅膀的能力。成长账单的核心是通过消费培养能力,比如规划、理财、责任、独立等,而不是单纯的支出。提醒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制订计划,监督执行,让消费真正促进成长。
面对商家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准大学生和家长,理性消费,根据实际需求和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避免盲目攀比和过度消费。选购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详细查看产品说明书、销售授权证书、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对打折商品或赠品也要当面查验质量;交易完成后主动索要发票或收据,对商家宣传的优惠活动要事先咨询清楚,以防不良商家更改活动规则,导致个人权益受损。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