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规范建设综治中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张丽阳

2025年06月30日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近年来,乌达区坚持以“系统化、精准化、法治化”为支撑,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运行,同时聚焦基层治理痛点,着力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调处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整合资源优势。乌达区综治中心坚持应进必进,目前已实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法学会、劳动仲裁7个部门常驻,住建、卫健、工会和妇联等10个相关部门轮驻,以全区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随驻的方式开展工作,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协同衔接机制;以镇(街道)为主体,构建“一长三员”(网格长+警员+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人民调解服务体系,将法律宣传、行政执法融入矛盾调处全过程,坚持教育、调解、疏导相结合,从源头化解治理难题。

——实现精细管理。乌达区综治中心依托“区—镇(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治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科学划分网格148个,设立网格工作室20个、网格驿站126个,初步构建起矛盾化解在网格、治安防控在网格、隐患排查在网格、法治宣传在网格的治理格局。针对不同领域纠纷,推动医疗、劳动、物业等更多行业纠纷实现“行业专诊专解”。今年以来,中心接待群众348批次,处置矛盾纠纷144件,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向相关行业部门发送提示函2次,提出规避风险、预防矛盾、规范治理等意见建议,为社会治理深度赋能。

——强化服务效能。乌达区综治中心设立劳动仲裁、法学会、心理咨询室、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等10个功能室,规范建设“一站式”综治中心,合理排班轮驻,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劳动仲裁等集成服务。在接待群众、化解纠纷、案件办理等各个环节,调解人员既关注事实和法律关系的认定,还注重社会关系的调节和修复、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矫正、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保障,推动更多法治资源向引导和疏导方向聚力发力。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接待群众5227批次,提供法律服务400次,解决劳动纠纷838件、法律纠纷127件、物业纠纷89件,调处疑难案件35件。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