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假 安全一“夏”

赵荣

2025年07月31日

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

本报记者 赵荣

暑期是孩子们卸下学业压力、舒展身心的美好时光,但危险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结合近期天气特点、学生活动规律,家长务必紧绷安全这根弦,既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也要落实好监护责任,警惕身边的潜在风险,让孩子们平安、快乐地度过这个暑假。

提高警惕 防范各类网络骗局

暑假来临,大把空闲时间摆在高考毕业生和大学生面前,不少人盘算着找份兼职——既能积累社会经验,又能赚点零花钱。

就读大一的小鑫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大学课业不算紧张,便想借暑假做兼职打发时间。可饭馆端盘子太累,商场不少门店又明确不招暑期工,他索性转向网络寻觅机会。网上的兼职信息五花八门:有招电脑打字员,负责整理小学试卷和知识点的;有标榜“高薪”却对具体工作内容含糊其词的;还有直接标明“轻松赚钱”“购物刷单”的。

“这些兼职不光不要求学历,佣金还挺高。”小鑫说,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打字速度本就快,还能借助语音助手辅助,觉得“整理试卷”这类兼职会很轻松。可刚加上微信,对方就索要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我就赚个打字的钱,要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明摆着有问题啊。”更让小鑫起疑的是,对方见他迟迟不回复,开始轮番“轰炸”,不断强调“工资日结,起步两三百”。这反而让小鑫越发警觉,最终果断删除、拉黑了对方微信。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孔警官介绍,暑期是各类诈骗案件的高发期,尤其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对于着急找工作兼职的学生来说,“高薪兼职”“轻松赚钱”“刷单返现”很常见。通常,骗子先通过小额返利获取被骗人信任,再要求“垫付资金刷单”,被骗人付款后便失联。孔警官提醒:任何要求“先垫付后返款”的兼职均为诈骗,尤其要警惕“高佣金”“零门槛”等话术,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孔警官称,寒暑假兼职工作不似长期固定的工作,岗位势必少,且一般都与体力劳动有关,如建筑小工、外卖员、快递员、餐馆服务员等等。这些基本上不需要什么上岗培训,一般人很容易胜任。如果想要找兼职工作,一定要问清楚工作待遇、工时、薪资发放时间等情况,工作地点在哪儿,如果需要交培训费、保证金、服装费或者押身份证之类的,要慎重考虑。

暑假期间,家长对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管理较为宽松,一些孩子暑期沉迷网络游戏,骗子则会以“低价充值”“代练升级”“售卖稀有装备”为由,诱导孩子扫码转账,或索要游戏账号、支付密码等。家长务必告诫孩子:绝不向陌生账号转账,不泄露任何账号密码,虚拟交易要通过官方平台。如遇到“账号冻结”“涉嫌违规”等提示时,切勿轻信陌生“客服”的操作要求,应直接联系游戏官方客服核实。

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管理大额资金,关注孩子的消费记录和手机支付动态,发现异常及时询问。同时与孩子约定:“大额支出必报备”原则,同时教孩子学会识别诈骗电话,并牢记96110是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务必接听。如若受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所有人要做到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证件不应随意泄露,要小心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丢失或被盗用。

珍爱生命

提高外出安全意识

川流不息的江河、浩瀚无边的海洋,还有遍布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暑假外出旅游时,那些壮丽的名山大川总令人心驰神往。但对于安全意识尚显薄弱的青少年而言,陌生环境中潜藏的各类隐患,更需要提前做好防范。

水,在夏季对所有人有着极大的诱惑。近些天,网络搜索“乌海旅游”几个字,除了乌海湖、甘德尔山、金沙湾等景区外,千里沟、千里山水库排在前面,某视频中的画面是两山之间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水声为寂静的山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真没想到乌海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我特别想带家人去露营、烧烤,孩子们玩得开心,大人也能好好享受悠闲时光。”市民陈先生感叹道,前些天,我市降了一场雨,朋友劝我不要去。虽然千里沟夏季风光旖旎,但这片看似宁静的区域实则是一条泄洪沟。平日里它是自然馈赠的风景线,一旦雨季来临,降雨引发的山洪顺着沟壑呼啸而下,裹挟着泥沙、石块奔腾向前,美景瞬间变为险境。

市民前往山区游玩时,务必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避开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若途经此类沟谷地带,要时刻留意周边警示标识,警惕路面泥泞、水流突增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天色骤变或水流异常,立即向地势高处转移,切勿贪恋美景而滞留危险区域。美景虽好,安全更重,唯有提高警惕,才能避开潜在风险。

市地方海事服务中心主任王国庆称,暑假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外出旅行,在野外爬山、涉水,或者漂流。在此提醒大家,游玩中防护工作不容忽视。家长应及时关注旅游沿线城市的天气预报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恶劣天气时尽量不外出并提前教给孩子遇恶劣天气时的处置办法。如在外出时遇到暴雨,教育孩子不要前往地势低洼的地下通道、桥洞等区域,以防被积水围困;不在河边、水库、池塘等水域附近逗留玩耍,避免因水位上涨引发危险;行走时避开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等可能带电或倒塌的物体,要是发现路面有旋涡、水流湍急等异常情况,要立刻远离并小心绕行。

雷电天气,告诉孩子不要在大树下、广告牌下、空旷场地停留,切勿使用金属雨伞,最快速度地躲进室内,关闭门窗;如果在家,要拔掉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器的插头。如遇大风,检查并加固家中门窗,收起外阳台、窗台上的易坠物品;告诫孩子不要躲在临时搭建物、老旧建筑旁,避免被砸伤。

外出时,家长要随时观察周边情况,及时发现一些可预见的隐患,提醒规避。孩子如果单独或结伴外出,家长要了解他的去向、同行人员和返回时间等信息;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注意上下车的安全;自驾出行时,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等。

居家安全

这些细节不容忽略

与外出游玩的新奇体验不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选择待在家中。可别以为熟悉的环境就万无一失,从窗台阳台的坠落风险,到燃气使用的潜在隐患;从电器线路的安全死角,到陌生人来访时的防范疏漏。这些看似平常的居家场景里,藏着不少需要警惕的细节,青少年、儿童居家安全这根弦,同样不能松懈。

因父母工作,孩子无人照顾,被独自留在家中,或攀爬到窗台上向外张望,或口渴时捧起暖瓶倒水,或连接充电器玩儿手机,或用刀切水果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却让人不禁捏了把冷汗。市民陈晓回忆,前几天仅是下楼买菜的工夫,独自在家的儿子便玩儿起了父亲的打火机,并尝试点燃桌布,所幸桌布是加厚PVC材质,仅烧焦了一角。“我回家闻见了烧焦味,找遍了厨房也没发现问题。可能是紧张的神情吓着了孩子,他一开始还不敢和我说。再三追问下才得知缘由。一堂防火安全课那是必不可少,看视频、讲后果,直至孩子认识到错误。”陈晓说,“在我们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儿,孩子却很好奇,甚至不知危险为何物。看似家中安全,其实隐藏的危险也不少。”

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全媒体中心负责人高仰哲称,暑假期间,孩子在家或者户外严禁玩火。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随意玩火柴、打火机、燃气阀等,如需点蜡烛、点蚊香时,家长可一边示范,一边叮嘱相关安全事宜,如这些物品要远离可燃物。告诫孩子不随意触碰电器开关、插头,不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雷雨天气关闭家中电器电源。在无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时,不得单独拿家里存放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家长可以把家中插座换成智能款或带保护盖的款式,将电线、插排收纳整齐,避免孩子拉扯、啃咬。

家长做到使用燃气时保持厨房通风,做完饭后及时关闭燃气总阀;将打火机、火柴、燃气泄漏报警器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教孩子识别燃气泄漏的异味(类似臭鸡蛋味),一旦闻到立即告诉家长,且不开关电器、不点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监控设施、燃气报警器等设施,年幼的孩子最好还是请长辈照顾,尽量别单独留孩子在家。家长离开时务必检查家中阳台、窗户的防护设施,确保护栏牢固、缝隙安全,加装安全锁或限位器,防止孩子攀爬翻出。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向窗外抛扔玩具等任何物品,避免高空抛物伤人,也防止孩子因探身抛物发生坠落。家长应清理家中尖锐物品,如剪刀、菜刀、玻璃制品等放在孩子不易接触的抽屉或高处,避免玩耍时受伤。对于电视剧、电影、短视频中出现的攀爬衣柜、从高处跳下等危险动作不要随意模仿,也不玩儿塑料袋套头、细小珠子塞进鼻孔或耳朵等易引发窒息、危险的物品。

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向外人透露家中只有自己一人;若有人敲门,可隔门回应“家长在忙”,并及时联系父母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提醒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如遇到可疑人员或危险情况,立即拨打110或119报警求助。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