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里,半夜唱“双簧”卖减肥药?

2022年08月15日

三更半夜,微信聊天群忽然“热闹”起来,您会不会以为是发什么了什么重要事情?也许不然,可能是营销号正在唱双簧卖减肥药。

近来,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微信群里混入了不少广告营销号,总是趁着夜深人静时“一唱一和”搞推销,如果你大意相信了他们的推销,点了链接或是扫描了群发的二维码,那就很有可能要面临微信被盗号的风险,成为下一个拉营销号进群的“帮凶”。

聊天群三更半夜演“双簧”

说起聊天群三更半夜演双簧这件事儿,市民周瑾真是哭笑不得。周瑾是位社区团购群的发起人,微信里有三四个超过500人的超级大群。为了维护好这些聊天群的秩序,她可没少费脑筋。

前不久,周瑾半夜被手机震动声吵醒,一看时间才凌晨两点多。但微信群里竟然有群友聊起天来。先是一位群友抱怨,说自己因为想减肥练瑜伽不慎拉伤了韧带,疼得一夜睡不着,向群友们打听哪里有靠谱的医生。另一位群友立刻接话称,韧带拉伤不是小事,如果只是为了减肥,大可不必那么辛苦,只要加一个微信,吃点减肥药,一个月就能瘦十几斤。

“当时我没留意,以为这就是两个睡不着的夜猫子在聊天,也没当回事。谁知过了几分钟,另一个群里也开始聊同样的内容,但聊天的群友的头像和昵称却不一样,原来是营销号半夜在群里演双簧啊。”周瑾说。

无独有偶,市民武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事。小区业主群里两位“女邻居”凌晨三四点不睡觉,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减肥药,让他不胜其烦。于是插了一句说别在群里聊了,你们私聊不好吗。结果这一句可不要紧,后半夜武先生的手机上一连收到几十个好友申请,申请者大多只有一个头像,没有其他资料。“感觉太惊悚了,就像是捅了一个马蜂窝。”他说。

都是“贪便宜”惹的祸

某社区网格员小何说,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营销号混进了她组建的社区网格群里,“双簧”式营销让业主们怨声载道,作为群主,她自然要追根溯源,看是谁把这些营销号拉进来的,结果一搜吓一跳,拉人进来的竟然是自己的另一个微信号。

“我那个微信号很少用,怎么可能随便拉人进群呢?”小何急忙登录微信查看,果然发现自己的微信发生过异常登录情况,已经被强制锁定了,反复验证了很多次才通过官方检测。

为什么会被盗号呢?小何想了半天,终于回忆起来,前不久她曾在便民市场扫码领了一个杯子,加了推销员的微信,还关注了一个叫“本地生活”的陌生公众号。

然而,当小何找回微信,在海量的好友里寻找这个陌生人和公众号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早就改了名字,就像是融入大海里的一滴水,怎么都找不出来了。

受访者李娜告诉记者,她也当了这类骗局的“帮凶”,原因就是在街头扫了陌生人的推广微信,为了获得一瓶洗衣液。

“当时是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二维码过来,跟我说她是大学生创业,做公众号推广,我也没多想,就扫码加了她,关注了她推送的公众号,结果当天晚上我的微信就被盗号了。”李娜说。

“当时我还没睡,正和朋友聊天,突然微信提醒异常登录被迫下线了,我赶紧申诉,又打客服解绑银行卡,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等找回账号才发现,已经被两个聊天群踢出来了,原因是我的账号在这段时间里拉了广告营销号进群,被当做‘帮凶’一起清除了。”她说。

“扫一扫”前核实来源很重要

贪小便宜吃大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扫不得。受访者高宇说,因为误点了群聊中的链接,他的微信也反复出现异常登录的情况,至今还经常半夜下线。

“我第一次见那种双簧式的推销,一时好奇就点进去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来,但自从那以后,我的账号就好像中了木马一样,经常被提醒因为环境异常登录失效,需要反复登录才能上得去。问客服,说是因为我的账号发送恶意广告被投诉导致的。”高宇郁闷地说。

诚然,二维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早前就有媒体报道称,有多家安全厂商发现,有针对安卓手机的木马病毒正在通过二维码或apk文件传播,它能够拦截用户手机短信中有关网银或第三方支付网站发送的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由此可见,扫码前一定要先确认来源,对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和链接不能轻易扫描和点击,以免误装木马或误入钓鱼网站,尤其对于一些扫码后要求安装App或者下载插件的二维码更要格外当心,不要轻易安装。(韩建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