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讯 (记者路静 白杨)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打造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协同互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我市城市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乌海能源公司工业遗产主要包括原乌达矿务局和原海勃湾矿务局保留的办公场所(原乌达矿务局办公大楼、原乌达矿务局党委办公室、原露天煤矿办公大院等)、生产场所和设备(五虎山煤矿主井、黄白茨煤矿平硐、原露天煤矿铁运段、老石旦煤矿主井天轮架等)、生活文化场所(黄白茨煤矿职工公寓楼、老石旦煤矿工人俱乐部影剧院)等32项遗产核心物项。其中,原乌达矿务局办公楼及其所属矿建设施入选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工业遗产名录,老石旦煤矿工人俱乐部(影剧院)入选我市历史建筑名录。
原乌达矿务局和原海勃湾矿务局矿井的整体布局和核心物项的建设、重建、修复及保存具有较为可信的记录和呈现,创下纪录的生产工艺、历史价值的影像、图片、文件等资料,见证了我国煤炭工业的起步与发展,记录了我市工业文明发展历史,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开发建设乌海矿区广大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扎实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乌海能源公司成立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清单式”摸排公司发展过程中建设的建筑物、引进的设备设施等资产,形成《乌海能源公司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报告》《保护利用框架方案》《保护利用概念规划》,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方案》,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护为先、兼顾利用,传承文化、讲好故事,加快推进、见效示范”为主要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业遗产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完善档案和标牌。
乌海能源公司党建工作部部长都基云介绍,今年,乌海能源公司以申报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为契机,将原乌达矿务局大院打造为工业遗产博物馆及党性教育基地。目前,乌海能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院安全结构性评估,推进保护利用框架设计,搜集整理史志、实物、音像及图片等资料,访谈老干部,梳理老旧设备等工作,充分挖掘利用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工业遗产活起来,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