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走一线 看项目
本报记者 黄建飞
新春伊始,我市处处升腾起奋进的力量。各高新区项目建设的热度不断提升,施工现场吊臂起落、车辆穿梭、焊花飞舞,建设者们克服低温天气影响,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奏响新一年的奋斗乐章,为我市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来到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00台/年新能源智能矿卡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在总装车间内,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桥式起重机立柱焊接、滑轨安装等施工。
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3000台/年新能源智能矿卡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2条组装生产线、办公综合楼、总装车间、综合库房、消防水池及泵房等设施,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500台EM186H型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
“目前,一期项目办公综合楼已封顶,总装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组装生产线安装工作。”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坤说,“我们公司生产的矿卡是国内载重量最大、综合使用成本最低的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车辆底盘实现完全线控化,为后续车辆无人驾驶以及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更多选择。”
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EM200车型是国内首台纯国产化的200吨级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对矿用卡车高端产品的技术垄断。已落地的EM165H车型,标准载重量达到115吨,大约是传统矿用卡车的1.5倍,该车型是国内首创采用全国产化供应链、纯正向开发的新一代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已实现批量交付的EM186H车型是EM165H车型的升级版,在节能、载重量、运输效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投入使用。这些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是基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桥新能源刚性线控矿用卡车平台——云辎HiMADS平台推出的。云辎HiMADS平台通过其独具创新的“多轴驱动+首尾多轴转向”技术,让车辆拥有更强的底盘能力以支撑更大载重量和更灵活的转向,并一举将国产矿用卡车载重量突破200吨级。
EM186H型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采用“燃油+电动”混联驱动,单车匹配最大额定功率达到1900千瓦,标准载重量为130吨,平装达75立方米,堆装达85立方米,货箱运量基本等同于2辆传统矿用卡车,较主流燃油车型吨公里节能约30%,能在极寒、高温等恶劣天气中保持95%的出勤率。此外,该车型可定制化灵活选配纯电驱动、甲醇增程、氢能增程等多种动力模块,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一期项目预计5月初正式投产。”张华坤表示,“公司将抢时间、赶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完工投产达效。”
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智能矿用卡车有效解决了国产矿用卡车大型化面临的载重受限、动力性能受限、供应链受限和成本过高等问题,面向未来无人驾驶应用场景,必将大有可为,这为我市推进矿区治理、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大型矿用卡车全面实现国产化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