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
■落实六个行动 聚力十项重点工作
本报讯 (记者王超)日前,记者从乌海海关获悉,1月至6月,我市进出口总值达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5.53%,增速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01%;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达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8%,呈现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政策赋能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乌海海关通过政策宣讲和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享受RCEP等政策红利,上半年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17份,助力企业享受出口货值超1.1亿元。不断优化“提前申报”“预约查验”等通关服务举措,实现“即报即审、即检即放”,大幅压缩企业整体查检时限。落实落细“批次检验”改革要求,实施“一企一策”差异化监管。6月17日,我市两家企业获批成为“批次检验”改革试点企业,标志着海关监管模式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危险品监管领域,乌海海关充分发挥出口危险品监管实训点作用,通过三维联动模式开展常态化培训,确保出口危险品质量安全。
重点企业突破带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在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紧生产一批即将出口的钢坯。6月20日,该公司首批9600.28吨钢坯经海关快速验放顺利出口,我市钢坯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从产品试制到成功出口,海关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帮助企业快速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这批产品的出口不仅填补了全市钢坯出口的空白,更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发展。”该公司关务负责人刘斌表示。
为支持特色产品出海,乌海海关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一站式服务包”等专项行动,实地走访企业,解决通关疑难问题,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一对一”服务方案,建立从申报到出证的全链条快速通道。
新兴产业崛起推动出口质量持续提升。走进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现场,投资5.2亿元的季戊四醇及配套装置升级改造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膜分离工艺,产品纯度将达到99%级,完全满足国际高端市场需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化工行业已形成湿电子级盐酸、季戊四醇等高端产品矩阵,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外贸结构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